长篇故事 丨 文 / 张伟 乐之写作工作坊
这是椰子私塾第1420篇原创输出
“做一个好父亲!那就从给孩子取名字开始吧,”管承志笑着说。
“我有个同父异母的兄弟,”越漫说,“我和他矛盾不断,争宠夺爱,总想得到父母多一点点关爱。我兄弟会因为父亲多和我说几句话,和我打架。我兄弟比我小一岁,比我壮,有一次,一脚把我揣到水库里,差点把我淹死。我回去不敢和家里人说。我怕他,怕我弟弟再打我。”
“怕他打我,是因为我怕死,”越漫继续说,“这段时间,死亡无数次出现在我脑海里,给了我和它对话的机会。我想明白一件事,因为我还有希望,所以我怕死。过去我想不明白我的希望在哪里,今天我想明白了,孩子就是我的希望。生命于我,剩下的时间就是看着孩子长大,成人。我想像这棵银杏树一样,能为他们哥俩挡点风,遮点雨。”
越漫脸上堆出一点尴尬的笑:“你看,我怎么像交代后世一样,取名字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你在慢慢理清对孩子们的期望。”
“对,他们一定比我过的要好,”越漫说。
老孟端着一盘冷拼牛肉,热气腾腾的香菇炖鸡和一瓶汾酒。“你们先喝着,”他说,“慢慢聊。我再去整几个菜。”
“你来一起吃。”管承志说。
“你们先聊着,很快就来了。”老孟说。
他走后,越漫说:“真奇怪——我感觉他像我的家人。”
“他一直没有走,”管承志说,“他好像不愿意离开这儿一样,不求回报,默默做事,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
老孟10多分钟就回来了,端着几个菜。
越漫大笑说:“鸡炖的真好吃,好久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鸡了。以前怎么没吃过呢?老孟!”
“你很长时间没有认真吃过饭了,”老孟说,“8岁那年和小伙伴打架把我脸抓伤了,为了不让家人知道,我把脸抹上一层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伤痕。可那块伤疤很长时间才好。长大才知道,伤疤可以自己愈合,用泥巴掩盖反而阻碍了伤疤的愈合,会痛很长时间。不管怎样,时间这副药。耐心等待,总能治好。”
管承志端起杯子,咱们碰一个,“今天真是好日子呀。”
写成人生第一部小说,第二阶段(共五个阶段)。
本阶段练习情节编排能力:记录场景设定、叙事角色,场景摘要,场景类型(行动、反应、铺陈、深化等)。场景结尾,或许会探究细节。纳博科夫认为:“风格和结构是一部书的精华,伟大思想不过是空洞的废话”。练习情节编排能力,学习搭建作品结构。只要将场景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就能呈现精妙的故事。
《伊甸之东》索引卡片——075。
第二十二章第十一节故事脉络:亚当和塞缪尔谈论伟大是什么→老孟端来饭菜。
- End -
觉得有意思,点个“在看”,或转给朋友也让TA开心一下。
认可写作需要长期投入的小伙伴一起来写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