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用每天睡觉前的时间把《学习之道》粗略的读了一遍,有很多深刻的地方理解不是很到位,故准备重读数遍。而文中很多内容非常赞,先摘要给你。
(微信公众号:职业规划师,zhiye51)
《学习之道》是维茨金写的自传,是美国公认的学习第一书。作者从国际象棋大师到太极拳国际大师,终身不是在竞技,而是在思考学习之道,建议有意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小伙伴,都值得深度。
这第一遍读后感,主要带小伙伴一起回顾书中一些标记精彩内容。
1.无心之举:
1)维茨金描写他的教练布鲁斯,他知道如何教会我更懂得约束自己,同时又不减弱我对象棋的热爱或者压抑我内心的想法。
1)布鲁斯教学,通过提问的方式让我放慢速度,每当我要做一个重要决定,无论好坏,他都会要求我解释自己思考的整个过程,要达到这个目标有没有别的办法?是否一时到对手的威胁?等
2)布鲁斯教学,从未让技术性的东西影响了我对象棋的感觉。
2.转败为胜:我对象棋所做的逞能已远远超出了乐趣与荣誉,而是热爱、苦痛与激情,激励自己不断跨越,不断提升。
3.整体理论与渐进理论:
1)绝大多数有追求的人,不管年长还是年幼,在学习方法上犯下了可怕的错误。他们沮丧地偏离了主道,而那些走在成功路上的人始终沿着正确的轨迹稳步行进。
2)Carol Dweck博士对「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进行了区分,属于「正题理论」型的孩子,即受父母和老师影响而采取这种思维方式的小孩子,倾向于用这样的语言:”我在这方面很聪明”,并将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他们把自己的综合智力或水平看成一个固定的、无法继续演变的”整体”。而「渐进理论」可以称之为「学习理论」,该理论更倾向于用这样的描述结果:”我之所以做到了是因为我非常刻苦”,或者”我应该更努力一点从才是”。采取”学习理论”的小孩子倾向于这种想法,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3)从长期来看,痛苦的失败比获胜更有价值。拥有健康的心态,能够从每次的经历(无论好与坏)中有所心得,这样的人才能一路走下去,并且一路都走的很开心。当然,真正的挑战是,面临着危险或在战斗中受了伤,如何能继续保持这种 长期视角。这一点,或许也是我们最大的障碍,恰恰就是学习艺术的核心所在。
4)对抗原则、空白处暗藏的潜能以及迫移理念(把对手放到一个位置上,令其”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常识转变为创新想法。
5)从开局学习象棋,类似:总是从老师办公桌上偷试卷,而不是学着解数学题。你可能会通过考试,但你其实什么也没有学到,最重要的是,你没有领会到学习本身的价值和美妙之处。
6)我曾用象棋阐述了”整体/渐进”动态,但这一问题对于任何领域追求卓越的人都是主观重要的。如果一个年轻的篮球运动员被告知,取胜是赢家唯一要做的事,那么当他错过第一个获胜机会的话就会萎靡不振。如果一个体操运动员或芭蕾演员被告知,他的自我价值离不开她那完美、苗条的身材,那么以后她怎么来处理伤痛,结束短暂的职业生涯后又将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如果一位伤人一直要培育、维护一个完美的形象,那么她又如何能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尼?
4.爱上学习
1)对于一个顶级对手而言,最关键优势之一就是掌控全局基调的能力。
2)维持一个健康的比赛观念非常重要。
3)「过程至上」的问题,是将其转化为「从未尽全力」或「我根本不在乎结果」这类借口,他们自诩已达到了「无我之境」,只关注学习,不在乎结果,但这知识他们不敢直视自己的借口拔了。
4)学会游泳的唯一办法就是下水。
5)正确教育孩子:以丹尼为例。
妈妈应该针对丹尼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做出反馈,她应该表扬丹尼的专注、这一天的努力练习以及所吸取的教训。
当其取得成功时,有权享受成功的美妙滋味,关键是要帮丹尼意识到,成功的美妙知识瞬间的感觉。
当失败的时候,妈妈应该先给儿子一个拥抱。如果他在哭的话,让他在她肩膀上哭个够。她应该告诉他,他让她感到多么自豪。她应告诉丹尼,伤心一点没关系,她非常理解,也非常爱他。失败是成功之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过一会儿,等丹尼平静下来了,她可以问问他比赛的状况。
一位真心的,懂得理解、不断鼓励孩子的母亲或教练能够让一个野心勃勃的孩子得到释放,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5.软区域
1)一方面,对手就是敌人;而一方面,没有人比你的对手更了解你,也没有比他更能挑战你的极限,或能如此不留情面的逼你成长、成就卓越。
2)作为一位年轻的棋手,所要克服的第一个障碍就是要避免因突发情况而分心。首先,我要学着心平气和对待一切已发生的事;之后,我们要学着将这些事情为我所用;最后,我们要学着做到完全自给自足,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地震,这样,我们的思维过程可以自己创造突破性创新想法,而无须通过外因刺激。
3)有一个人想步行穿越大陆,但当时地球上布满荆棘。他有2个选择:一是铺一条路,征服大自然;二是做一双草鞋。做草鞋是谈内心的解决方案。
4)不用去压抑自己的情感,而是将其导向高度专注。
5)当感觉不舒服时候,我的本能不是要避开这种不舒服,而是淡定地对待;当受伤时——这是武术生涯中经常发生的,我尽量不吃止痛药,而是努力将疼痛感转为一种积极的感受。我的本能向来是寻找挑战,而不是避开难题。
6.漩涡效应。
1)当连续犯错误,就容易头脑不清醒,陷入漩涡效应。在充满了竞争的生活中,漩涡效应占据着支配性地位。
2)一个错误能引发出恐惧、冷漠、半信半疑以及困惑,而这些都将危害到决策制定。
7.改变本能的反应
1)用数字摆脱数字,用形式摆脱形式。我描述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上的信息被归纳成为一种天生的智能。有时候他们只是在字面上表示数字的意思。但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他们指的是原则、类型、变量、技术、思想等内容。
2)在现实生活中我一直致力于去接受变化,而不是去与之抗衡。正是怀着这也的想法加上相应的行动,无论是我在象棋生涯里的弱点,还是我的个人生活中的缺点,都统统转变成了一种能力。
8.初学者
1)吸气心法:将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双手食指之间保持几寸距离,肩膀放松。现在开始呼吸,同时慢慢张开你的手指,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上。你的呼吸和思维要柔和地集中到你的指尖。这种吸气就是慢慢地把氧气聚集到丹田,然后把这股能量从丹田转移到你的手指。
2)人们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哪些来势汹汹的波浪上,却忽略了海水退潮时也充满了力量。
9.以退为进。
1)是让自己被推来推去而不去使用那些就习惯——让自己的身体在不知道如何做而想要变得紧绷时能够保持柔软并且善于接纳。
2)当我放弃自尊心的阻碍,用一种开放性思维学习时,你就进步了。
3)因为我已经习惯了伊万的攻击,我的恐惧感消失了。我的身体对挨打已经有了抵抗能力,学会了如何吸收这些供给,而且我也知道了我可以应付这些攻击。然后,随着我逐渐放松,在我看来伊万的速度变慢了。
4)必须允许我们并不总处在最佳状态。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而不是期待别人来理解我们发挥出最佳水平时所做的事情。
10.划小圈
1)学习基本原则就是要钻研微观的细节事物从而来理解是什么促成了这些宏观上的问题。
2)关键就在于要分解成小的步骤一步一步来,这样我们的身体就几乎感受不到这种高密度的动作。
3)媒体都要学得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因为学得更深可以让我们把潜力中那些看不到、感受不到但又几句创造力的部分挖掘出来。
11.化困境为优势
1)一个能随机应变的表演者在混乱的情况下要做到处事不惊有三个重要步骤。第一,我们要学会平静对待生活中的不完美之处。第二,在我们的表演训练中,我们学习如何把不完美之处转换成我们的优势;第三,就是学习如何在我们的意识中制造一些起伏和小的波动来激励我们前进,所以我们要一直激励自己,不管外部条件是否有激励性。
2)我意识到只要我能用一只手来控制住对方的双手,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用另外一只闲置的手来做别的事情。
3)如果对手从本质上被暂时控制住或是对手要必你花费更大的精力来牵制住整个局面时,那你就处在优势中。关键就在于要精通那些能够正确把这个概念运用到你所在领域中去的各种技巧和技能。
4)当你想要做到最好时,你需要一种全神贯注并善于搜寻的思维模式。你需要利用阻碍来刺激你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新的视角,让挫折来磨练你的意志。
12.让时间慢下来
1)直觉运行机制。我们被某些东西困住了,于是我们赚头别的事物,但后来却忽然认识到了最初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一开始剪刀某些人会对他们有莫名的却很强烈的喜欢或厌恶感。
2)直觉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指南针,它是无意和有意思维之间的桥梁。
3)组块是思维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吸收众多信息,找到和谐的或逻辑上持续的延展并将此融入到一个精神文档中,然后就可以像是一条单独信息那样对整个精神文档进行处理。
4)当你用砍刀劈开茂密的丛林开辟出一条道路来时会是多么的消耗时间啊,但是一旦道路被开辟出来了你就可以在道路上快步行走了。如果你修一条马路,骑上自行车或使用别的交通工具,那交通就会变得更加迅速。
5)成就伟大的原因很大部分就在于内在的风度和意识思维的放松,后者可以让非意识自由流淌。
6)观察得虽然不多,但是看到得却不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7)时间之所以变慢了,是因为我们会本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小块重要的信息上,这样我们的处理器就可以当它是以大字体显示那样对其进行分解。
没有摘录完,最后一部分想留给你自己去理会和摘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