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
越峰山灵泉寺——千年古刹的沧桑巨变

越峰山灵泉寺——千年古刹的沧桑巨变

作者: 木碗清 | 来源:发表于2019-10-06 13:12 被阅读0次

    越峰山,山势呈西北东南向,山体呈“丫”字形,山顶立有三楞形界碑一座,是平邑、山亭、邹城三地分界标志,故有“一脚踏三县”的说法。主峰海拔473米,据《滕县志·山川》记载,“自莲青而东逾郭河崪然特秀者为越峰山”,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鲁南仙山灵峰。

    灵泉寺,就位于越峰山在山亭区店子镇境内一侧的小山坳里,曾经是枣庄境内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滕县志·古迹》有载:“灵泉寺,在越峰山,元至元间建。”实际该寺的初建年代可推算至唐代,从遗存的碑额题识可知,寺名出自钦赐,因寺前有山泉一泓,长流不息,故以“灵泉”命名。

    越峰山灵泉寺旧址

    寺庙为砖石结构,历经战火、纷乱,现已墙颓壁残、脊瓦断碎,但殿房、配房、禅室、山墙等遗址犹在。庙内的巨大木椽横卧腐烂,残留的精美砖雕和石刻,却无不昭示着其曾经的辉煌。寺内现存古代碑碣12块,其中有唐代造像碑两块,金代碑刻两块,其他均为明清至民国年间所立,石碑大多为重修功德碑,均有住持僧师徒名号,且一脉相承,说明该寺历代均有修缮并香火延续。山门西侧造像碑雕刻坐佛一尊,两侧有立佛四尊;山门东侧造像碑雕坐佛一尊,两侧各有一菩萨,其下还刻有跪参者二人。碑两侧镌有题识,但字迹已难以辨识。寺内残存的门廊及影壁上的“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风调雨顺”等檐前文字砖雕及花纹砖雕尚有部分保存完好。

    寺院中尚有古树两棵,银杏和古槐各一。古槐相传为唐代所植,冬季看来更显沧桑,银杏树仓劲挺拔,是他们共同默默地见证了灵泉寺的兴衰历史。史载,灵泉寺古时精舍梵宫香客不断,净界祗园烟火萦绕,晨钟暮鼓响彻山谷,诵经之声回荡佛阁。

    在山亭区委宣传部网站“翼云网”上发表于2012年8月20日的一片题为《店子镇越峰山灵泉寺》的文中写到:“山亭区为了重现越峰山灵泉寺人文历史景观,丰富枣庄地区旅游资源,决定诚意招商重修越峰山灵泉寺风景区,计划一期投资300万元,重修灵泉寺,再现鲁南独特的佛事旅游景点;二期计划投资700万元,建设越峰山风景区和度假休闲区,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使越峰山成为一个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AAAA级旅游风景区。 ”

    如此恢弘的计划的确令人激动,但是目前越峰山的枣庄一侧,依然是荒凉依旧,寺院旁边原有的村民均被搬迁到山下新村,尚有四五户老年人居住于此,不愿搬迁,是他们还在守护这块他们心中的圣地,每到传统节日,他们还会在此处焚香祭拜,并一直延续着庙会习俗。现在的灵泉寺除了被改作“越峰寺”之外,在风吹日晒和人为损坏中更加日益衰败。

    说到寺名,在寺内的金代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所立碑额上题有“重修越峰山龙泉寺之记”字样,而第二块金代碑为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所立,碑额题刻为“敕赐越峰山灵泉寺”。说明该寺曾名为“越峰山龙泉寺”,后奉敕命为“越峰山灵泉寺”并一直延续至今。但是在由枣庄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12月31日公布,并于2013年9月18日所立的“枣庄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上,却被改称为“越峰寺”,至此,该寺的称呼在枣庄目前几乎所有的文字记载中,均被成为“越峰寺”,不知道这名字的变更是有何依据,还是因为口语的误传所致,均没有官方说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而在越峰山的邹城一侧,石门村已经发展成了著名的“大樱桃”种植基地,而越峰山风景区也已经开工建设,目前景区内的道路已经规划完成,进入了施工状态,旅游路网已经成型,其他基础设施及讲点建设也都在施工中。更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被枣庄摒弃的“灵泉寺”却被邹城当成了宝,他们在山顶已经开工建设了新寺院一处,即命名为“灵泉寺”,还将一处泉水也命名为“灵泉”。据当地村民介绍,当初邹城方面也曾经想过与山亭合作开发越峰山景区,但不知道因为何种原因没有谈成,正巧枣庄自己把“灵泉寺”改成了“越峰寺”,他们于是趁机占据了“灵泉寺”这个名字,并将景区命名为“越峰山风景区”。

    注:本文写于2014年冬天,据说现在已经重建了,不知道建成什么样子了,希望有机会再去看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峰山灵泉寺——千年古刹的沧桑巨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eu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