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多才,博闻强识,这些都是褒义词,一个人知识的渊博是其学养的重要体现。只是最近对于博与专有一点异议和思考。
事情是这样的,上星期在学校听一个讲座,演讲者分享了一些自己做事和阅读的经验,提到一本书,叫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事后同事和我走一块讨论,他说感觉这个演讲者讲的挺不错的,不过当他听到他推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书时,瞬间就觉得不好了。我愕然,问同事是否看过这书,他答没有看过,只是觉得这样的书名,一听就是忽悠人的。
而实际上,这书我读过,而且其中所谈及的“关注圈和影响圈”,“事情四个象限的划分”等重要理念至今深深影响着我。在关于个人管理的书中,我觉得这本书是数一数二的。而我同时也理解同事的误会,他是中文系出身,所读的书大多偏文史一类,于此种自我管理类的书,大概不免以为是毒鸡汤、快餐文化之类害人了。
于是想起查理芒格说过的“铁锤人倾向”——手中有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这是专业化的弊端,只专一门枉顾其他,世界在眼中缺少了丰富的维度,不知除了自己之所见而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学科和专业在自己独特的角度解读着这个世界。
我自小文理兼爱,为文史哲之故事、情感、洞见所折服,更被数理化生的精确、强大的解释力、改造力所着迷,入大学之后又颇爱心理学,没能作为专业来学,但也找过许多书和课来看来学。其入愈深,其见愈奇。
只是最近又有一个疑惑,似乎正是因为自己什么都想了解什么都想学,多年来各种学科的书都看了一些,博的同时却失去了专,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之毕业之后的惫懒,颓然难有所成,诚不如专一门,如自己的专业生物学或者文学,集中精力做大做强来的更有成效。譬如非常喜欢的六神磊磊,只专注于唐诗和金庸,便打造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生有涯知无涯,博与专,该如何把握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