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计划I谁染枫林醉

作者: 墨斗不懂幽默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23:28 被阅读17次

    发小今天给我发了一张他去香山游玩的照片,发了一张火红的枫叶将群山染红的照片,心中羡慕不已,可惜没有办法去看枫叶,只能在公园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过过瘾。据我所知在中国传统语境中,秋天总有特别的况味,天高云淡,西风紧,北雁南飞。而总有一种例外,在萧瑟秋景中,它绚烂,热烈,美艳,他让秋日更盛春朝,“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枫叶,是普罗大众眼中惊艳的美景,是中国文人心中最珍贵的一抹红。

    一:谁染枫林醉

    每个人心中的红是不一样的定义,枫叶即是如此。同样一片枫叶,诗人看出了相思离愁,宫女看出了清冷孤独,革命者却看出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豪气。

    枫叶为什么那么红?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是色素,随着季节、气温、日照的增减而使色素发生变化,色素才是它的创造者。人们总是对陌生、严谨而又专业的东西感到厌烦,但是中国历史文人对枫叶变红的理由就有趣的多。

    宋代诗人杨万里在《红叶》诗中写道“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原来是枫叶偷喝了上苍的先酒,却让孤松来遮掩自己醉红的容颜。不得不说历史文人把枫叶变红写的有趣的多,真正写出枫叶之美的是唐朝诗人杜牧,他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不但大部分人喜爱,哪怕是最不爱背古诗的学生看到枫叶总会想到这两句。每当到秋天总有一批有一批的旅客被它绝美的意境所吸引,去翻山越岭只为枫叶进行一场幽会。

    许多人都认为秋天是悲凉的、孤寂的,然而杜牧眼里这萧瑟的秋天并不悲凉、孤寂...。“风劲霜严之际,独绚秋光”便是杜牧对秋枫最好的认知,可以想象的到在悲凉、孤寂的秋季,旅人遇上了一篇人间灯火,瞬间温暖心扉。同样的还有白居易,《和杜录事题》中有“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的句子,表明了白居易对秋的感觉不是那么悲凉。真正明确这种理念的事明人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种植部》里面认为“木之以叶为花者”,现代理解的是秋天用树叶开出这么绚丽的花,不应这么悲切。

    革命者则是认为枫叶被赐予浪漫的英雄本色,认为红色是代表希望、是星星之火。“万山红遍,层林尽然”是革命者“万类霜天竟自由”的豪迈,是“霜重色愈浓”的革命斗志,是“纵使血痕终化碧,戈阳依旧万株枫”的咏叹。

    但不管怎么说,枫叶毕竟是深秋之物,终究要落下,颜色只是它的表面,即将到来飘零才是它的归宿。因而在中国历史文化大部分都是枫叶牵系着文学永恒的话题:悲凉、离愁与相思。《西厢记》里面一语道破天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杨万里所说的枫叶因偷喝酒才是脸变红只能当做博人一笑,真正的离人泪染红枫叶才能引起中国人的共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计划I谁染枫林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ha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