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收拾书柜收拾出来的这本书,不记得啥时候买的,书不厚,字数不多,假期闲来无事,看看吧。
看了一眼,发现是讲印度宗教的书,不太感兴趣,看了开头,有点看不下去,但是想到书并不太厚,看完也无妨,就不要半途而废了,于是硬着头皮往下看。没想到越看越精彩,直接一口气看完了。
此时看了一眼作者,是一名瑞士籍的德国人,名为黑塞,名字有点眼熟,百度了一下,居然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沉思录》,不过我也没看过。这本《悉达多》是他1922年写的。我实在太好奇了,一个德国人,居然能把一个印度人的一生描写的如此传神,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本书描写了主人公悉达多的一生。少年时代的他是一个印度婆罗门的儿子,家世显贵,英俊聪颖,他和好友乔文达一起练习沉思冥想,读经斋戒的技艺,但是对此他的内心不满足,也不安宁。于是,他和好友离开家,跟随流浪的沙门在森林中苦修。几年的苦修生活后,他们追随和聆听佛乔达摩的教诲。后来,悉达多和乔文达道别,走上独自生活的道路:他沉湎于名妓的温柔,成为富商,受困于物欲,学会了赌博并被赌瘾控制,后来他幡然醒悟,重新去寻找自己,并跟随一名船夫修行……
作者将主人公悉达多那种波涛起伏,不断变化的心理现实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在看完书之后,我感觉书中讲的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该怎么认识自我,认识生命的意义。故事像个寓言,情节精练但其内涵却无比丰富。悉达多一生都在探究中度过,正如我们每个人的这一生,要自己上路,路过踌躇满志,路过困顿怀疑,路过傲慢无理,路过世俗功利,路过爱与不爱,路过幡然醒悟,路过接受理解,最终路过自己的一生,并与自己和解。
全书的语言优雅、隽永,充满着行云流水般的诗意,书中那些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的句子非常打动人,如“到底是我失去了财富,还是财富失去了我”“每个人都被自己的目标缠住了,每个人都忍受着痛苦”。
当你对人生有困惑时,就读读这本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