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两次“洛水之誓”,刘秀和司马懿的选择。
刘秀以洛水为誓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围攻洛阳数月,因朱鲔坚守而未能攻下。因为廷尉岑彭曾经当过朱鲔的校尉,所以刘秀派岑彭前去说降朱鲔。
朱鲔在城上,岑彭在城下向朱鲔陈述利害得失。朱鲔说:“大司徒刘演被害时,我曾经参与谋划,又曾劝更始不要派遣萧王北伐。我确知自己罪孽深重,不敢投降。”岑彭返回,把这些话向刘秀禀报。
刘秀以洛水为誓:“举大事者不忌小怨。鲔今若降,官爵可保,况诛罚乎!河水在此,吾不食言!”。
这便是历史上“第一次洛水之誓”。
岑彭前去向朱鲔转告刘秀的诺言。之后,朱鲔把自己反绑起来,和岑彭一起到河阳。刘秀解下他身上捆绑的绳索,接见了他,又让岑彭连夜送他返回洛阳城。第二天早晨,朱鲔带领军士出城投降,刘秀得以轻取洛阳。
后刘秀拜朱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后为少府,传封累世。
司马懿背“洛水之誓”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大将军曹爽带领曹氏宗族陪同皇帝曹芳祭扫高平陵,彼时’洛阳空虚,不甘被架空的司马懿’率三千死士在城内发动了兵变,控制了洛阳城,以太后的诏令发号施令。
司马懿让蒋济写了一封亲笔书信游说曹爽,只要对方放弃权力回到自己封国,就能保证曹爽富贵。《资治通鉴》载:“曹爽之在伊南也,昌陵景侯蒋济与之书,言太傅之旨,不过免官而已。”
后续司马懿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去劝降曹爽,指着洛水发誓,允诺其只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及财产。《资治通鉴》载:“懿使侍中高阳、许允及尚书陈泰说爽宜早自归罪,又使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谓爽,唯免官而已,以洛水为誓。”
面对司马懿信誓旦旦的言辞,徘徊无措的曹爽最终相信了司马懿的誓言,选择放弃抵抗。后续结果实在有点惨。
曹爽回到洛阳家中后,史书上记载:懿发洛阳吏卒围守之;四角作高楼,令人在楼上察视爽兄弟举动。爽挟弹到后园中,楼上便唱言:“故大将军东南行!”
曹爽开始害怕,他以为司马懿不会赶尽杀绝,实际上,司马懿早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制造证据了。
不久,曹爽的心腹黄门张当供出曹爽兄弟及其心腹谋反。正月初十,曹爽家族及心腹手下被屠灭三族,牵连被杀者高达五千余人!
此为“第二次洛水之誓”
帮司马懿写信游说曹爽的蒋济后续都气死了,史载:“爽诛,济进封都乡侯,上疏固辞,不许。济病其言之失,遂发病,丙子,卒。”所以还是少与人做担保呀。
司马懿背落水之誓,或许便种下了晋室乱亡之因,也让当时中国社会道德直接进步了几千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