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为什么要苟着
还是天人合一的思路,不过这次不是用天地来喻圣人治国,这次是以小喻大,用人的生存来喻一个政权的长治久安。这个治理天下之道,归结起来还是这句老话:苟着。用老子的话说是:无为、为雌、无知。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第十章。
在佛教,有人生八苦的说法,其中有生、老、病、死之苦。到老子这里,是倒过来说的,即死、老、病:
死: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人精神和身体合而为一,能够做到不分离吗?自然是做不到营魄始终能抱一,因为人总是要死的。
老: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单纯柔和地呼吸,能保持如同婴儿那般吗?也不能,人总是要长大并衰老的。
病: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清洁镜子,能做到不留一丝污疵吗?还是不能。可以引伸为人的一生能保证没有病痛吗?一样是不能。
再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来探讨人类社会的管理:一个新的政权,从成立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会经历成长、扩张、劫难,到最终的消亡这么一个过程。那么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地延长这个消亡的过程,尽可能地让百姓能安稳生活,少有劫难。用人的一生来喻,就是尽可能让自己的一生健康长寿。
怎么做才能健康长寿?苟着呗!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治国要苟着,不折腾;人的耳目口鼻感受外界,就免不了有各种欲望,也得苟着、忍着;无论是治国还是做人,纵然你明白通达什么都懂,还得苟着,装着什么都不知道吧!
讲到这里,老子还是有点不放心,觉得可能还没说明白。前面是讲守雌不争,但如果一不小心没守住怎么办?于是老子继续教导我们,在苟着的路上,我们还任重道远: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在人出生成长的路上,在一个政权建立扩张的过程中,我们出生了,但不要想着去持有占有;有所作为或是有所得时,要舍得放手,不能自我满足、自恃有功;长大了有了能力,不要去想着要掌控主宰一切。
苟着,才是王道。老子曰:是谓玄德。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对于无知,这里给出另外一个解释,也许更确切一点,也与后文更吻合一些。知:指机巧。无知是指摒弃机巧。只有摒弃机巧,才能明达世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