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财经·投资·理财互联网科技简书面面观
大裁员背后,企业自救成殇!阿里张勇:经济不好时,平台经济成最大价

大裁员背后,企业自救成殇!阿里张勇:经济不好时,平台经济成最大价

作者: 42e8bdf2c8ee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16:36 被阅读12次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企业生存的艰难越发凸显。从互联网金融的倒闭潮,到区块链的泡沫经济,再到如今互联网行业的裁员风波,寒冬之下,为了活下去,裁员,成了必然。

层出不穷的裁员新闻承包了各大科技门户网站显眼位置,自去年入冬以来,美团、摩拜、京东、知乎、新浪、58 到家、知乎、斗鱼、锤子、美图、趣店等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消息一波接一波被爆出,一场企业裁员潮来势汹汹。

但与其说这是一次普遍的“职场危机”,更不如说是一次有组织的企业自救,企业裁员的同时也意味着这些公司或商业化上的失败、无力维持现状,或部分业务未来已经不可期。

相关专家表示,在顺应市场大环境变化下,进行策略调整,属于借机“顺势而为”,而要继续保持发展,不仅需要顺势,更需在逆势中,持续创新,实现改变目前的不利局面。

互联网“裁势”汹汹

据统计,2019年互联网裁员最新名单中,包含了美团、小米、哔哩哔哩等近30家互联网公司,百度、京东等互联网龙头公司也位列其中。名单显示,这些公司除了少数不开放职位、末尾淘汰、绩效考核等变相裁员外,大多数公司采取直接裁员,滴滴公司甚至上海全部裁员。

2019年初互联网公司裁员名单 :

爱奇艺(游戏部门裁员)

百度(上半年已瘦身,不开放职位)

哔哩哔哩(末尾淘汰一定比例, 锁hc)

贝壳找房(变相裁员)

锤子(资金链断裂,已拖欠工资)

滴滴(上海全部裁员)

斗鱼(业务调整,海外直播部门全裁近80人)

京东(裁员10%)

科大讯飞(变相裁员)

美图(裁员)

美团(上海点评技术部裁员50%,持续中)

摩拜(美团)裁员20%-30%

美味不用等(裁员60%)

ofo(资金链断裂)

平安好房(裁员近300人)

趣店(裁员200人)

奇虎360 (变相裁员)

人人车(裁员)

苏宁(裁员10%)

天天果园(裁员)

唯品会(通过绩效考核变相裁员)

网易(裁员)

小米(金服裁员)

新浪(一直播裁员20%,微博裁员20%)

星巴克(裁员)

有赞(裁员25%)

知乎(裁员20%,近300人)

36氪(裁员30%)

如这份名单属实,那么2019年,无疑将迎来更大的裁员潮。

相比2018年,新兴互联网公司扎堆在美股和港股上市的热闹景象,普遍被拿来与 2000 年左右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夕的狂热相比较,大批企业不惜估值“打折”也要“流血上市”,被业界解读为赶在资本寒冬前“上岸”。然而,在去杠杆的在背景下,市场上的热钱变少,独角兽们被一线市场推高的估值,二级市场难以买账,也不想买账,当股价破发已成常态时,表明泡沫已经开始破裂。

这与前几年的光景大不相同。过去一提到互联网公司,总是离不开“烧钱”二字,即使是新兴企业,拿到融资后首先做的便是大手笔花钱抢占市场,从 O2O 到网约车,再到共享单车,烧钱换规模、以规模换融资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

比如互联网独角兽滴滴,负面消息一直未停。在2018年12月14日的滴滴出行全员大会上,滴滴的CEO程维就表示,因为表现不如预期,当年员工的年终奖比去年减少一半,高管更是取消年终奖。

2月14日,滴滴又爆2018年整体亏损109亿人民币。隔日,在公司全员会上,程维宣布要对非主要业务“关停并转”。事实上,滴滴曾在去年4月外卖登陆无锡时称,有9个城市的外卖业务进入准备阶段,但自从去年7月进驻郑州后,再未开新城,止步于5个城市。

但在 2018 年,货币环境趋紧,金融监管日益严格,加上贸易战的影响,“钱荒”出现,资本开始变得谨慎,习惯了烧钱经营的互联网公司,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也不得不学着自力更生。原以为互联网是个赢者通吃的地方,但 ofo 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可靠的盈利模式,即使熬成了行业头部还是赚不了钱。即便是被认为有着大批高端用户,2018年下半年刚完成 2.7 亿美元融资的知乎,也仍在苦苦寻找变现的门路。

相关专家表示,在顺应市场大环境变化下,进行策略调整,属于借机“顺势而为”,而要继续保持发展,不仅需要顺势,更需在逆势中,持续创新,实现改变目前的不利局面。

大中小险企裁员齐上演

除了互联网,险企也未能幸免,进入2019新年以来,保险业大、中小型机构轮番上演裁员“戏码”。以中国人寿为代表的大型保险公司、以华夏人寿和安心保险为代表的中小型保险公司纷纷曝出裁员、淘汰方案。

中国人寿总裁苏恒轩曾公开表示,根据高管人员的考核指标,中国人寿已经在两个大中省会城市对考核末位的高管人员进行了淘汰。围绕“市场化”这一核心,中国人寿将建立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

而在中国人寿召开公司开放日的前一晚,安心保险则被曝出经济性裁员方案。根据该方案,安心保险拟对车险业务开通的16个区域以外的区域进行经济性裁员。具体来看,在岗人数为1050人,计划裁员50人,占全公司总人数的4.7%,涉及岗位为部分服务中心部门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总经理助理、经理、主管、专员;部分业务部、事业群团队总经理、初级合伙人。

刚进入2019新年,华夏人寿的裁员方案便率先被曝光。华夏人寿分别对总公司、分公司的人员核减数额和期限进行要求。包括总公司编制核减21个,并在上半年内,撤销部分工作宽度和深度不足的职能部门和功能处,分公司2019年度后线人力成本总量在下达标准内核减5%,年度结余部分的50%留存分公司自主使用。

从2018年净利润情况来看,保险公司经营情况也并不乐观,亏损险企数量占比接近50%。据相关统计,2018年141家非上市险企中,76家实现盈利,65家亏损。分行业来看,70家寿险公司中,38家盈利,32家亏损;71家财险公司中,38家盈利,33家亏损。

而针对实施裁员的原因,当事保险公司也均有一定的说明。其中,华夏人寿在其内部文件中称,此次减编减员的目的主要是控制薪酬。

安心保险则在裁员方案中表示,由于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车险业务亏损尤其严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拟决定解雇一定数量员工,主要为车险业务未能实际开展地区的员工。

中国人寿总裁苏恒轩在公司开放日上强调,要实现“重振国寿”目标,就必须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具体到用人方面,中国人寿也做出了方向性调整。据中国人寿副总裁赵立军介绍,今年董事会对高管人员的考核将特别注重价值利润指标,该部分权重占比在70%以上。

从目前的信息看,有的保险公司基于对未来经营的预期,通过适当减员减少薪酬成本支出,降低成本压力。有的保险公司由于部分网点和分支机构没有实质性开展业务,对相关人员做适当裁减。这些都是市场主体基于各自成本效益和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不过,企业裁员的同时也意味着这些公司或商业化上的失败、无力维持现状,或部分业务未来已经不可期。

裁员浪潮下的“逆流”

互联网裁员风波尚未结束,新一轮的招聘风就已经席卷而来。

2月25日,京东集团宣布2019年的新增岗位需求预计将达1.5万人,其中京东物流将在2019年新增1万名员工,招聘对象以一线员工及基层管理者为主,零售子集团等板块的招聘方向将主要聚焦于提升用户体验等领域。

就在2月19日,京东才刚刚证实将对10%的副总裁以上高管进行优化。据腾讯科技报道,此次将淘汰的高管数量在几十到一百人左右。照此计算,京东2019年仍会总人数仍会增加。

无论是对优化队伍,还是新增岗位,京东方面都对外表示,是为了全力推进公司向“小集团、大业务”转型。该战略把总部将从管理型总部升级为战略型总部,而将运营职能下沉,给予业务板块更多的授权,充分发挥组织活力,让各个业务板块能够更有意愿、更有条件地去自主经营,实现更有质量的增长。

2019年1月23日,京东宣布了旗下的“三驾马车”,分别是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数字科技,共同成为京东未来发展的驱动力。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京东拥有的全职员工数量超过17万人,以物流为基础的供应链网络覆盖100%的大陆行政区县,间接拉动的众包配送员、第三方商家电商专员等就业人数上千万。

庞大的员工队伍使得京东在人才方面的投入也是一笔巨额数字。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京东集团在技术研发的投入已经达到了86.4亿元,引入大量尖端技术人才,技术研发团队人数已达2万人。

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京东集团接连遭遇了一系列问题:股价下滑,逼近破发;GMV增速放缓;活跃用户数量环比下降,以及创始人危机。无论从外部还是内部看,京东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截至2019年2月26日,京东股价报收26.19元,与2018年1月底的50.68美元/股的高点相比,市值已经跌去了一半。经历了内外部环境变化最为激烈的一年,京东在2019年可谓前路漫漫。

不止是京东,近日,阿里CEO张勇也给员工们吃了一颗“定心丸”。2月21日,张勇在内部管理会上明确表示,阿里巴巴不会裁员,相反将继续开放招聘。

阿里巴巴最新财报显示,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的员工总数已经超过10万人。

“今年我们不仅不会裁员,还要大力发挥阿里巴巴平台的作用,全力拉动消费,带动更多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订单。经济不好的时候,平台经济最大的价值就是创造就业。”张勇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裁员背后,企业自救成殇!阿里张勇:经济不好时,平台经济成最大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mf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