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三排3256-妙言素心)
复盘是真实面对自己的机会。写下所有的感悟和成长。再回望来时的路,我已成功渡岸。
入营前:说不忐忑是假的
3月主题营之后就承诺自己一定会参加5月精读营。因为集中时间、集中心力去做一件事情,有酐畅淋漓的感觉。而且我也相信自己能应付这样的挑战。
但是我万万没想到,指定书目!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本已经选好亲子类书籍,来谈一谈母婴教育。快开营前才得知选书范围锁定在20本书之内。我怀着莫名复杂的心情选好了《别再为小事抓狂》----这本完全陌生、它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它的书。
当把入营申请发给连长焦距之后,我站在5月天气里树荫投射下来的斑驳阳光中发呆。
从这一刻起,我的心情就和书名联系了起来......
打卡准备:方法是一定会有的
应对精读营打卡,同一本书10篇不同的输出,如果事先不想好对策,自然会在过程中感到慌乱和紧张。我把目录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发现这是一本篇幅短小、内容精悍且密集的册子。针对“不为小事抓狂”这个主题,从多个方面阐述了要点。
因此,我可以先确定10天的主题,既然内容能够分类。针对自己的实际生活,觉得比较有把握写的几个点,再联系全书的目录,在开营前三天,我默默的在简书中写下了10个标题。
选好标题。当即开始。
把全书用最快的速度大致浏览了一遍,针对这个主题,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自己的“追求完美”。于是,这成为了我的第一篇。
抓住第一感受,拟好开头。是我坚信不疑的方法。
团队情谊:这是比写字更重要的事情
加入团队之前,我一直游离在边缘。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团队的温暖像一道光,照射进内心。小九和伊凡贴心又负责,就算是催作业的小鞭子,也抽得很温柔。
获得荣誉时,大家集体欢呼;有人因为忙碌而无法顾及打卡时,大家极致地鼓励;就算是再忙,团队成员也想尽办法完成打卡,绝不拖后腿......
最后一次打卡商量好要做最早的。4点全部起来打卡。为着团队的荣誉感,也为了挑战自己,每一个人都没有犹豫......
团队果然比一个人更温暖。有几个核心的灵魂人物,士气也会不一样。
遇到阻碍:沉下心来,调整再前行
打卡进行到第9天,我感觉思维枯竭了。尽管标题已提前拟好,但是依然感觉头脑放空,无从落笔。有焦虑、有挣扎。这些天来,“别为小事抓狂”这句劝导语已经深入内心,遇到任何事情都会不自觉想起。
卡住了,怎么办?别为小事抓狂。这只是暂时的。我学着放松心态,把自己的前面9篇输出仔仔细细地回看了一遍。再对照目录仔细分类书中的内容。
一个小时后,我完成了最后一篇。想起以前面对论文时的心态,第一感觉是“怎么可能写得出来!” “完了,我死定了。”
不要慌。我用事实告诉自己----复活是迟早的事儿。
更大的坑:跳还是不跳?
写完10篇感悟,并没有觉得心衰气竭。然鹅,我忘了还有逐字稿!4000~6000字的分享逐字稿,像一记猛槌,毫不留情地砸了下来。我再次陷入低潮。
这个坑,跳还是不跳?它并不影响我的押金。不写的话,可能会更轻松,等着结营就好了。写的话.....也许要和自己的思维纠缠很久。睡不好觉、吃不好饭、不能集中精力工作。
我给了自己一个不开心的表情。然鹅……行动是解决困惑的良药。不给自己留退路,就会有披荆斩棘的勇气。
我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集中心力完成了这篇最困扰我的逐字稿。
说写不出来是假的。那些只是逃避困难的借口。
其他想说的:关于时间这个难题
我不敢张扬自己能顺利完成,是因为工作懈怠,暂时转移了精力在精读营上。看到同行的小伙伴们因为忙碌,实在无法分身,最后只好休息睡眠时间来打卡。十分心疼。
我有多久,没有这样拼了?
面对自我的态度,面对任务的态度,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群人。
我不想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之类的。我想说的是,卡在时间这个难题上,队员们不以为意,只是专注在要完成的事情上。这是我感受到的主题营的价值关键。
就是互为激励。拥簇前行。
最想感谢的:你们知道的
感谢可爱的排长小九、贴心的副排伊凡。感谢我亲爱的同桌“如履平地不是薄冰”。感谢月上白杨的榜样力量。感谢悠悠我蓝的完美主持。感谢Echo的伯乐推荐。感谢和我一同打卡的玉涵、君君、盈盈、沐兮、还有叨客晴。感谢坐镇的领导连长焦距和副连小凡。
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团队吧。印象太深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