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身份只是象征等级的显性因素之一,不可过度追求
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隐形规则就是社会等级,人们需要明确自己在不同圈子中处在怎样的位置上,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承认这一点,它(等级)始终都是存在的。
有些等级很容易被察觉出来,比如领导与下属、晚辈与长辈的层级一眼就能被人识破。
也有些等级无法被轻易识破,比如在朋友或是伴侣之间的相处中,我们就很难了解到更全面的等级关系。
前者更容易被人判断出来,是因为在等级与等级之间有着明显的身份标识。可当身份标识不那么明显时,又该如何做出判断呢?
通常人们都会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为自己争取某项权益的行为叫做顶撞或叛逆,但当处于同等身份的两个员工之间产生纷争时,就会被称为争吵。
这就意味着前者那层关系中的等级在大众的认知中有着明显的身份象征,而后者却没有。
可事实上,身份等级较低的那个人说出的话真的永远不够正确吗?当然不是,只是身份等级高的那个人不愿听取或倾听身份等级低的人所提出的观点或建议罢了。
身份这种显性的区分等级的因素往往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事实的基础判断。
有时人们甚至会为了捍卫这种“身份”加持给自己的权力而去忽略身份之外的其他能够区分等级的隐形因素,比如认知。(后面会讲到认知等级)
并非拥有父母、长辈、领导这种身份的人就一定具备这个身份该具备的责任感及相关的教育及管理能力。
然而有个这个身份却不具备该身份应具备的相关能力的人,会因为身份的加持,而默认为自己的一切主张都是不容置疑的,这实在是有些荒唐,不是吗?
02 为了被动地保持现状,使得人们主动做出一些不太合理的举动
从认知层面上讲,每个人都有着被重塑或教育的需求,有些人能够接受自己被正确的观点或持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所教育及重塑,但大部分人是无法接受自己被教育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永恒的状态,那就是“不论何时,我们只是学到了一点知识与常识而已,而更多的是我们完全不了解的知识与常识”。
能够承认自己无知的人,才会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认知。因此他们才有了谦卑的姿态、探索精神和学习的动力。
但不愿承认自己无知的人,是否就真的无法接受重塑与教育呢?答案也并不是那么绝对。
说到“教育”一词,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人们更容易接受那些不会被轻易发现的“教育”时刻,例如自己从一些文章或是书上的某些观点中得到了一些启发时,会更加如获至宝;相比之下,他们却无法接受身边的人给予他们的中肯的建议。
当然,我们不排除他们更看重自己在所处的熟悉的社交环境中的形象,从而导致他们会在熟人面前,本能地排斥自己认知以外的信息,以保持自己社交形象的体面。
从这一现实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那些不愿承认自己无知的人,他们心里也很清楚自己需要提升认知。
人的思维原本就很复杂,人们对自己的内在提升及外在社交形象的权衡当然也是出于种种复杂的思考过程。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主、被动的问题。
同样想要提升认知的人当中,有人在通过各种方式及渠道主动探索知识,另外一部分人则是被动地等着碰上一些让自己得到提升的契机。
这刚好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相信自己看到的文字中提到的观点,而不愿花时间去听身边的人当面提供的合理建议。因为这个被动的契机对他们来说不合时宜。
03 极力且过分维持现状的行为正是急需提升认知的表现
习惯性抱持着被动心态的人,很难主动承认他人给予自己的建议的实用性。通常当他们接收到他人的建设性的意见及建议时,他们也会本能地想要逃离这种对话。
因为被动心态在他们的习性里早已扎根,当别人建议他做或不做什么时,就意味着他们自身的某些问题需要得到纠正或改进,而在潜意识里不愿主动改变的人通常也不会向任何人承认自己的问题所在。
就好比逃犯心里也知道自己犯下的罪行是需要服刑的,但他们依然本能地选择了逃跑,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寻求自由,(犯罪那一刻他们就很清楚自己已经没有自由了)而是出于一种怯懦、没有勇气当众承认自己犯下了罪行而对自己采取的本能的保护措施。
有些行为看似令人匪夷所思,但只要深度剖析一下,你就会发现他们只是为保持现状(不论这个现状是好是坏)而做出了一些本能地捍卫自我的举动。
只不过当这些举动不合时宜或不符合社会秩序及大众认知时,就让人感到无法理解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中经常能够发现教育与被教育的场景,每当这一场景出现,随之而来的并不是双方开始对当前话题的深入讨论,而是将本该讨论的话题抛到脑后,随后将展开一场激烈的纷争。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一场权力争夺战。
04 权力争夺往往发生在极力想要捍卫自我或证明自己的那个瞬间
这种争夺就像是刚刚提到的人们为了捍卫自己当前的立场而不惜选择与他人对立的行为。在我们旁观者的角度上看来,这种行为似乎有点傻气或是孩子气。
如果你明明有很多恶习需要调整,那么他人委婉或直接地建议你调整一下习惯,这难道不是在督促你提升吗?
可实际情况往往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很多,就像上面提到的那种本能。本能地想要维持现状、本能地想要捍卫自己的自尊、本能地想要证明自己不存在需要调整的问题、以及本能地想要与对方对立。
这些本能来自于他们不希望被他人看透,因为人们不愿在任何公开场合下承认自己的等级比他人低,而“被教育”就足以证明自己比他人的社会等级及地位要低一点。
其实这些都只是由于人们的选择性偏差而造成了对事实的曲解,才会引发的社会现象。
《语言风格的秘密》的作者表示:虽然社会等级的存在可能违背我们对民主和平等的信念,但是我们建立社会等级快速有效的方式有助于使所有后续的互动更加顺利的进行。
对于这一点我个人也表示非常认同,只不过不论是等级还是教育的概念,都不该被过度解读或曲解。
很显然,在地位、权力、情感、道德、能力、思维及认知等不同层面都存在的隐形的等级之分。而被教育的人只是恰好在认知等级中略显劣势而已。
但是如果将其误解成“只要被教育了,就会被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那么本来没什么敏感点的事件也会被敏感之人惹出不必要的事端。
05 教育的意义早已不是课堂上被动听讲那么简单了
既然“等级”二字能够被误解,那么“教育”一词当然也很容易遭到误解。
这种误解的来源在于,我们从小到接触的教育都属于“被教育”的含义,也就是不管你喜不喜欢、理不理解,你必须“接受一种大众所能接受的那种安安静静坐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教育”。
通常你如何理解某些词汇,取决于你所处的环境中的人(大部分人)如何解读这个词汇。因此教育本身就会被大部分曲解成了“被动、被迫接受学习某些东西”
就好比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学习、读书及工作这类事情都会令人感到疲惫及辛苦,但是有没有那种在这些事情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从而每当他们做这些事时就会感到很兴奋的人呢。
也就是说,他们非常愿意主动参与学习、读书、工作的人,并且愿意在通过不断重复做这些事来提升自己的认知及能力,对于积极主动型的人来说,能够令自己得到提升的事情就是值得去做的。
那么他们会在意他人为他们提出建议时是否在打压他们的认知等级吗?我觉得未必,他们对于等级没有误解,不代表对于教育二字也没有误解。
如果他们对这两个词都没有误解,那么他们还需要意识到“被教育”的那一刻也许能够提升一些认知,从他人口中了解到一些自己原本不知道的事情。
然而,每个人对各种词汇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解读方式,这一点始终是一个不会改变的变数。
06 结论
综上,我们会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结论:
1) 身份只是划分等级的显性因素之一,它并不代表整体等级。构成等级之分的更多因素实际上都是隐性的,比如认知。
2) 任何人在任何场景下分享给你的客观上存在实用性的知识、常识或经验,你都不必急着拒绝,因为这很有可能会提升你的一部分认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道理并不难懂。
3) 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衍生出不同的含义,相同的词汇在持有不同看法的人眼中,也会被解读成不同的含义。
07 最后
今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随时都会为我们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走出校门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及渠道(读书、公开课或是其他网络课程)来完善我们的知识架构、提升认知。
其实我知道很多人也的确是这么做的,但是为什么面对身边的人时你还是那么在意自己是否“被教育”了呢?你有没有换个角度想想,也许对方的观点、建议真的能够帮助你提升认知呢?
当教育场景太过单一化时,人们眼中的教育都是相对被动的,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家庭教育”一词还没有成为大众认知的流行词时,人们都认为只有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学校及教育机构才算是让他们接受了教育。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及事实表明,真正影响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及行为模式的最关键的一环恰好是来自家庭的教育观念。
也就是说,没有哪些事情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所处的环境在变,不同的词汇的含义也会随着社会整体的进化水平被不断重塑。但传统意义的认知观念常常会阻碍人们领会此类新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