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南次三经
【导读】
《南次三经》记载了天虞山至南禺山的地理分布和物产风貌,经中说有十四座山,其实只有十三座。
这列山系位于南次二经所记载的山系的南面,每座山的地理位置都难以考证,只知道它们大体分布在广西、广东境内。
这列山系中也生活着许多奇珍异兽,如:祷过山上被古代人奉为神兽的犀牛,丹穴山的五彩祥鸟凤凰,还有长着人面、有四只眼睛的颙,以及长着猪毛的鱄鱼。
【原文】
1.29 南次三经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
【译文】
南次三经中的第一座山,名叫天虞山,山下多水,人无法登上去。
【原文】
1.30 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sì),多象。有鸟焉,其状如䴔(jiāo)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译文】
向东五百里有座山,叫做祷过山,山上多金和玉,山下有很多犀牛和兕(一种类似犀牛的动物),有很多象。
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䴔,长着白色的脑袋、三只脚、人一样的脸,它的名字叫瞿如,发出的声音就像在喊自己的名字。
泿水发源于此山,向南流入大海。水中有一种虎蛟,形状是鱼身蛇尾,发出的声音好像鸳鸯鸣叫,吃了它的肉不会生毒疮,还可以治疗痔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