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抄读《山海经》(九)

抄读《山海经》(九)

作者: 言小暖 | 来源:发表于2020-12-03 18:19 被阅读0次

三、南次三经

【导读】

《南次三经》记载了天虞山至南禺山的地理分布和物产风貌,经中说有十四座山,其实只有十三座。

这列山系位于南次二经所记载的山系的南面,每座山的地理位置都难以考证,只知道它们大体分布在广西、广东境内。

这列山系中也生活着许多奇珍异兽,如:祷过山上被古代人奉为神兽的犀牛,丹穴山的五彩祥鸟凤凰,还有长着人面、有四只眼睛的颙,以及长着猪毛的鱄鱼。

【原文】

1.29 南次三经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

【译文】

南次三经中的第一座山,名叫天虞山,山下多水,人无法登上去。

【原文】

1.30 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sì),多象。有鸟焉,其状如䴔(jiāo)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译文】

向东五百里有座山,叫做祷过山,山上多金和玉,山下有很多犀牛和兕(一种类似犀牛的动物),有很多象。

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䴔,长着白色的脑袋、三只脚、人一样的脸,它的名字叫瞿如,发出的声音就像在喊自己的名字。

泿水发源于此山,向南流入大海。水中有一种虎蛟,形状是鱼身蛇尾,发出的声音好像鸳鸯鸣叫,吃了它的肉不会生毒疮,还可以治疗痔疮。

相关文章

  • 抄读《山海经》(九)

    三、南次三经 【导读】 《南次三经》记载了天虞山至南禺山的地理分布和物产风貌,经中说有十四座山,其实只有十三座。 ...

  • 一则回复

    今天抄读《山海经》有些急躁,因为赶着去上班,怕下班后事情太多耽误抄读。 因此,只抄读了一篇加一篇拓展。虽然急躁,但...

  • 抄读《山海经》(十二)

    【原文】 1.38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

  • 抄读《山海经》(十一)

    【原文】 1.33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máo)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 【译文】 再向东四...

  • 抄读《山海经》(十三)

    第二卷 西山经 一、西山一经 【导读】 《西山一经》记录了钱来山到騩(guī)山,近二十座山的地理位置和山川风貌,...

  • 抄读《山海经》(十四)

    【原文】 2.3 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wèi(虫遗)...

  • 抄读《山海经》(十)

    【原文】 1.31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

  • 抄读《山海经》(八)

    【原文】 1.24 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枏(nán),其下多荆杞。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译文】 ...

  • 抄读《山海经》(七)

    【原文】 1.18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shǐ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金...

  • 抄读《山海经》(六)

    【原文】 1.13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抄读《山海经》(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qv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