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24 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枏(nán),其下多荆杞。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译文】
再向东四百里,就是虖勺山,山上到处是梓树和楠木,山下长着很多荆和枸杞。
滂水就从这座山中发源,然后向东流入大海。
【原文】
1.25 又东五百里,曰区(ōu)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译文】
再向东五百里,有座区吴山,山中不长草木,有很多沙石。鹿水发源于此,向南流入滂水。
【原文】
1.26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译文】
再向东五百里,有座山名叫鹿吴山,山上没有草木,有很多金和石头。
泽更水发源于此,向南流入滂水。
水中有一种兽,名叫蛊雕,形状像雕,头上长着角,发音像婴儿哭啼,会吃人。
【原文】
1.27 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处于东海,望丘山,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
【译文】
再往东五百里,有山名叫漆吴山,山中不长草木,到处都是可用于博戏的石头,没有玉。
此山处于东海之中,在山上可以望见一座山,那山光影闪烁不定,是太阳所在的地方。
【原文】
1.28 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词:毛用一璧瘗(yì),糈用稌。
【译文】
总计南次二经中的山,从柜山起到漆吴山止,共有十七座山,距离为七千二百里。
诸山山神都是龙身鸟头。
祭祀诸山山神的仪式是:把带毛的动物和一块璧(平面圆中心有孔的玉)一起埋入地下,用糯米作为祭祀山神的精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