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尹建莉老师说的一句话“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包括成人在内,如果一个人被别人暗示为品行端正,善良友爱,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他的品行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总被暗示为有某个问题,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自我否定,逐渐丧失信心,向坏的方向滑去。”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想起了我大女儿手机的问题。
从初中开始,孩子就时不时的要用到手机,因为现在也是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也不能让孩子与社会脱轨,所以说呢,在周六寒暑假的时候的还是会把手机交给孩子玩一段时间。但是我和他爸爸总是认为大女儿会偷偷的玩手机,不会学习,我经常也会在大女儿面前讲,你要把手机当成学习的工具,而不是玩具,而且的话经常会去偷偷的调查她,去检查她,经常在她耳边念叨不要玩手机。他时间玩的稍微长一点,我就会在他耳边说,哦,你又玩手机多长时间了,你不好好学习,你就在那里玩手机看电视。对她手里拿着的手机是处于一种完全不信任的状态。 今天看到这句话,才明白,原来我大女儿玩手机,最后到一发不可收拾,完全无法隔离的状态,都是由于我们的原因造成的,是因为我们不时地在他耳边不停的念叨,不停地暗示的作用所发生的结果,现在想起来也是后悔不已。我们就是尹老师所说的不停的暗示他造成对某个问题逐渐失去了信心,从而会朝着越来越坏的方向滑去的这种结果状态。
暗示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结果,尹老师也从青春期孩子耍男朋友这个案例当中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果以正面的方式引导的话,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正向的朝好的结果发展的,而朝坏方向发展了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有人研究发现,甚至一个人的外貌在别人不断的暗示下都会发生改变,相貌平平的人在赞赏的目光下会变得越来越光彩照人,五官标致的人在不断的鄙视中也会变得形容枯槁,萎靡呆板。
所以我们家长要用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千万不要怀揣牛粪去看孩子,如果你在言语间不停地给孩子消极暗示,不仅破坏孩子内心的纯洁,还真有可能扭曲他的品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