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子过得很快,孩子考入初中了,在当初择校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择本市一所重点的初中,说孩子思维方式这些适合这个学校,但是择校失败。进入学区内高中,当时因为种种原因孩子进了学区内高中的教改班(这事事后才知道),这个班的氛围很紧张,由于我自己一直觉得孩子应该在轻松的环境中间学习,所以一进这个班孩子各种不适应,一开始孩子天天回家都是愁眉苦脸的,我那时开始想换班级,觉得压力太大,不太符合孩子的性格,但是问下来,人家告诉我说这个班是教改,想进去都不容易的,都是有荣誉证书,且成绩好的孩子才能进的,各种劝我不要换,当时觉得也是,那就不换吧,那么多人扎进教改班,我却要出来?再说教改班的师资也不一样。于是开始尝试和孩子沟通,多关心孩子,陪孩子一起去度过难关。
整个三年,孩子在班里内向、沉默。以至于当时班主任和我说:“你家孩子内向,懦弱。”当时孩子同学的妈妈听了这话说,如果你家的孩子内向,那没有人外向了。但是当时孩子在这个班级确实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孩子说,同学之间的感情不象小学那么好,成绩好的孩子可以随便的训斥成绩差的孩子。这个我认可,因为有次家长会,学习好的孩子上台讲话时就训了成绩差的孩子的家长,当时我在群里说了我的不满。我是觉得孩子如果在校表现不好,在当时可以去说孩子,但是教训孩子的父母我觉得大可不必,孩子也没资格。可能孩子也没觉得,但是如果我是被训的那位家长,我是会觉得这个孩子不尊重长辈。如果说成绩好的孩子是这样的话,那我宁愿我的孩子成绩一般。但是不管如何,我孩子在教改班是那个比较中等的孩子,所以没有发言权,想着不管如何,我们坚持三年,也许这个班的中等,还是能混个高中的,想着努力吧!孩子也说,不管他们吧,估计这也是孩子后期沉默的原因。
但是现实再一次打了我的脸,初二的物理,到初二学期结束,孩子告诉我物理考了58分,但是说全班不及格很多,然后我们这个班的物理在全年级30个班级的最后二名,最后一名是体育班。知道这个消息,我没有说什么,只是那天带孩子去吃了海底捞,吃饭过程我没有再提这个成绩,吃着饭,聊着天,我明显感觉到孩子的心不在焉。但是我仍然啥也没说,到最后孩子提出了补课,并说了规划,我啥也没说,同意了。并迅速托人找了老师,一个暑假,孩子的物理进步很快,到高三上学期物理又上了一个台阶,这时候孩子提出还要补化学和数学,我当时也答应了孩子,从没补过课的娃,在初三这一年也是拼了。
中考前,因为班级的原因,还在啃难题,当时我不赞成,但也无奈于老师说的要拔高的想法,因为是教改班,上一年度恰好中考难度高,我们市的高中录取在40%多,加上国际班的这些,虽然老师让我们去报职校的提前录取,但是我们没有去,老师于是当着全班的而对我孩子说:“你妈妈啥也不懂,却乱指挥。”但是我仍然坚持不去职校。而是让孩子去读高中。最终虽然考失利了,但是我们仍然进了高中,当然是当地一所差的四星级高中。虽然当时给孩子也在我们这边的卫校报了名,但是孩子最终选择高中。并郑重宣言: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