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家说,勤奋是打开文学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科学家说,勤奋能使人聪明;而政治家说,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
车胤“萤入疏囊”是勤奋;孙康“雪映窗纱”是勤奋;匡衡“凿壁偷学”是勤奋;苏秦“悬梁刺股”是勤奋;祖逖“闻鸡起舞”也是勤奋,勤奋使他们最终都成就了一番伟业。
古今中外那个成功的人不勤奋呢?
比如,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说创始人的孔子。他刚刚三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其实他也并非是天才,在这期间他通过反复的练习,甚至在寒冷的季节里他都不放过一分钟。这样之后他才记住了所有的字,其实在他超人的资质之后,更更多的是他契而不舍的精神和勤奋的汗水?
成龙小时候是于占元师傅的弟子,每天练功大清早5点就起床,练习脚上功夫、打斗、特技动作还有拉筋、劈腿、翻跟斗的,他睡觉时一直架着腿,吃过饭的一点时间也不放松,还要读书,就是这每天19小时的艰苦训练,才成就了一代功夫巨星。
17 世纪时,英国科学家牛顿长期的实验和数学计算,写出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集大成之作,它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和哲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牛顿曾说:“我只不过对一件事情总是花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思考、去研究罢了。
科学研究表明:勤奋可以反复地刺激人的脑细胞,并通过这种频繁的刺激把获取的信息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及时地提取出来。而且勤奋还可以提高头脑的灵活性,使人变得更加聪慧灵敏。一些天资较差、智力较低的人,可以通过勤奋和努力化拙为巧、变拙为灵。
幼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因为智力发育较慢,经常遭到同龄孩子的嘲笑,而且从来不被老师看好。谁知长大后的他却异常的勤奋,一天二十四小时大部分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别人学习时他在学习,别人玩耍时他还在学习,别人休息时他依然在不停地学习、钻研。经过多年的努力,爱因斯坦最终以“相对论”而闻名于世。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取得伟大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的勤奋,是因为他符合时代要求,不断探索,敢于创新。
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曾说过:“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其实他说的一点不假。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长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料,不肯收留他。然而,天资欠缺不但没有使梅兰芳灰心、气馁,反而促使他变得更加勤奋了。他喂鸽子,每天仰望着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梅兰芳的眼睛终于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
才能来自勤奋,成就来自于勤奋。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再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意思是说即使是天才也要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再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才会有成就。这就是勤奋人不断奋斗得出的至理名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