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这一章把孩子的错误目标分为四个——过度关注、权力之争、报复、自暴自弃。回想自己小时候,真的感觉好像也是这样的。我们自己也有过错误的目标,这些就是我们的有色眼镜,会让我们带着有色眼镜看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去学习就不能觉察自己的问题,也就又将错误代人,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我们只有通过学习改善自己,真正了解孩子,就能够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发展和谐2社会需要的性格特质,得到社会归属感,让自己拥有幸福充实的人生。
摘抄:
1、感到气馁的孩子的第一个错误目标,是通过得到"过度关注"来寻求归属感。
2、要想一眼辨认出"适当关注"和"过度关注"之间的区别,并不太容易。秘诀在于家长有能力了解全局。要求家长客观了解、就事论事,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3、感到气馁的孩子寻求归属感的第二个错误目标,是"权力之争"。想要征服争夺权力的孩子是个很大的错误,也会徒劳无功。
4、感到气馁的孩子寻求归属感的第三个错误目标,是报复。内心沮丧的孩子可能会开始认为只有报复才是体现自己有意义和有价值感的唯一途径。
5、彻底气馁的孩子会产生的第四个错误目标,表现为自暴自弃。一个彻底气馁的孩子会完全放弃自己。
6、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能告诉孩子,我们怀疑他们有这样的错误目标,这样的言行不但不会对任何人有帮助,还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7、还有一个重要的理念,父母也要牢记在心:我们只能努力激励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有时尽管我们做得很对,也未必会成功。通常,是孩子自己决定要做什么。那我们必须牢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为自己做选择、做决定。我们不能担负为孩子做决定的责任,这个责任和权利是孩子的。这也是平等理念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