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喜欢举手,并不都是成长型思维

喜欢举手,并不都是成长型思维

作者: 陈伟新_走在自我完善的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17:33 被阅读17次

    昨天说了喜欢举手决定着一个人是否拥有成长性思维,一个朋友跟我说了个故事促进了我的思考。


    image

    前几天他们进行中层干部大会的时候,老板坐在豪华的主持台上。问了一个问题:大家谁来回答一下1+1等于几?

    先是一阵沉默,过了十秒钟以后陆陆续续有人举手回答:说1+1等于3!
      又有些人举手:说1+1等于几取决于老板,你想等于几就等于几。有些人则继续沉默。

    这时有一位身材修长的身着白色风衣法务部靓女举手,说老板你问的这个问题缺少界定条件,如果是在数学领域1+1就等于2;如果是处于合作的领域,1+1就大于二;如果处于竞争的领域,有可能1+1就小于二。不知道老板您是问在什么情况下1+1等于几?

    朋友分享说同样是举手回答问题,但有些人就是在抖机灵,有些人是在挣表现,有些人则在碰撞自己的思维

    所以我昨天文中的观点,认为喜欢举手的同学就是有成长型思维的人!

    这个观点没有界定条件,同样大错特错了。

    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有时候表现为喜欢举手回答问题,但喜欢举手回答问题的人并不都拥有成长性思维!

    image

    于是我又重新把成长型这本书里面的前面的内容又翻了一番,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举手回答问题,这个背后有几种情况?

    通过重新学习,发现喜欢举手的这同一行为,背后有两种情况,分别是:1、专注于证明他们的能力;2、不在乎前一点,仅仅热衷于学习。
      下面,分别说一下两种情况是什么,然后再说一说两种情况的区别在哪里。

    第一种情况是常见的现象,学生举手意在专注于证明他们的能力。
    同样的情况,如果一年级的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上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不知道1+1等于几啊?知道的请举手。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齐刷刷的会大片大片的举手的情况发生,因为很多同学对于这个简单的问题,都是知道答案的,所以作为刚从幼儿园出来,表现好有小红花奖励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表现的机会,所以这种情况下只要知道明确答案,多会毫不犹豫的举手回答问题。
      这种情况的背后,潜意识中存在自己能力不够的认知,所以才需要证明。12岁以后,如果认为能力是固定的,也需要被证明。

    第二种情况是举手回答问题,不在乎能力的证明,仅仅热衷于学习
    有一类学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知识,求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探讨更多的可能。
    比如说在大学校园的课堂上,教授问一个问题,说大家谁来说一说古文明中最开始都是使用的象形文字,为什么现今世界上这么多个国家,只有中国还在使用着象形文字?
    这种书本上不一定有正确答案的内容,即使有参考答案也仅限于猜测。问题回答者就可能只是想论证一下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追问有更多的可能性。像这种举手回答问题就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为了成长。

    这两种情况的区别是什么呢?
      在一个人认知中“能力固定”,那么,成功就需要你证明自己的聪明与天赋,只要你不断证明自己比别人聪明,比别人天赋高,才能证明你的价值。
      而在一个人认知中“能力不是固定的”,是可以通过学习与练习改变的,则不需要证明什么,只需要你去不停学习新知识,发展新技能,去提高自己,那你的价值就能提升。
      同样的,前一种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聪明与天赋,只限于举手回答自己知道正确答案的情况下;而后一种人,则对不确定的答案时也会举手,认为如果错了,得到纠正就是一种收获;另外,在不懂的时候也会通过举手,来获得帮助;他们认为,通过这些做法能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

    所以,同样喜欢举手的行为背后,一样有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的不同分类,要看清楚背后的原因才能明确。固定型思维在乎对的反馈,能证明自己聪明与有天赋;成长型思维在乎的是寻找到正确答案,能使自己成长。

    总结:
      今天的分享中,你是否对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了?从举手这个事情发散开去,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在婚姻生活,工作中一些典型行为背后,是固定型思维,还是成长型思维在起决定作用呢?
      欢迎留言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喜欢举手,并不都是成长型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cu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