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华杉讲透<大学>》07

《华杉讲透<大学>》07

作者: 和弦夜光杯 | 来源:发表于2022-07-12 05:10 被阅读0次

    原文: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pán),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十行采集:

    1.德润身:有德之人,他心里没有一点愧怍,便自然广大宽平,而发之于四体,则从容舒展,安泰舒适。

    2.诚于中而形于外,类似孟子讲的养浩然之气。集义而生,养无所亏欠的正气。

    3.懥(zhì):忿恨、愤怒的样子。心是身的主宰,心体至虚,本来不着一物,一有所着,则心为之所累,而不得其正。如果心中有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的情绪,则心便被这情绪牵引去了,便心不在焉了。

    4.之:于、对于。辟:偏。因为一家之根本在于我自身,我身与人相接,情理所向,各有一个合乎于情、理所当然的道理。但人大多任情任性于自己的好恶,不能省察自己,就陷于一偏而身不能修也。

    5.人情易陷于偏颇,能够对自己喜欢的人,还能看见他的恶;对自己厌恶的人,还能看见他的好,始终保持至公至明,这样的人太少了。

    6.家是国之本,如果说不能修身以教其家,给家里人做一个模范榜样,却能教导一国之人,使之感化,那是绝无此理。

    7.家国虽异,其理则同,“孝”“悌”“慈”三件,是君子修身以教于家的,然而国之事君、事长、使众之道,不外乎此。

    8.领导者要有父母心,这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承担了责任,用父母心去做,就是最高的职业道德,也是成功的秘诀。

    9.心诚则会的道理,你心里装着大家,真诚地对待大家,设身处地为大家考虑,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

    10.偾(fèn):败坏、破坏。一言偾事:一句话说错,就会坏事。一人定国:人君若一身行得好时,便能安定其国。

    一行精华: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触动,反思,改变: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由内而外,推己及人,儒家的一整套修炼法则,值得用一辈子去践行和感悟。

    诚意正心,就是凡事要“心在”,要专注,享受过程,活在当下,不受过去影响,不为未来担忧。情绪由其生灭,不染于心。

    修身的重点在一个“正”字,不偏不倚,不失偏颇,修炼“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的批判性思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杉讲透<大学>》0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lo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