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曾是一个钢琴演奏者,他的琴技很好,弹琴时能投入灵魂,他却在一次比赛的失误中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后来,他为了生计找了份调音师的工作。在工作中,他想出一个假扮盲人的点子。他觉得,扮成一个忙人调音师,他能够得到顾客们更好的招待和更信赖的态度。事实证明了他的想法。每当他带上墨镜,手持拐杖,踉踉跄跄地去往别人家里时,他总是能得到房主的细心对待,而且房主们也会放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还有人会赤裸地在他面前练习舞蹈,因此这还可以满足主人公偷窥的欲望。看起来,主人公“盲”得不亦乐乎。
截止到这里,影片一直在通过快速的剪辑,轻松的画面与风趣的对话向观众们传达着以上的信息。这不免让我觉得这是一部轻喜剧,这部短片一定会在这样的剧情设置上引出许多笑点。于是我一直保持着轻松的心情观赏着这部短片。
可是后半段证明,我大错特错了。影片开始描述主角去往一个顾客的家中调琴。主角在敲门时,一直不肯开门的女主人开始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女主人得知主人公是盲人后才终于打开了门。这时的画面从亮丽变成了暗淡。我们随着主人公的视角进入屋子,屋子里的景象令人震惊:满屋血迹斑斑,地摊上、沙发上、女主人的身上被红色浸染。屋里一片昏暗,一个刚刚死去的老头正瘫坐在沙发上,双眼微睁,眼中还记录着死前的恐惧与无助。这个女主人刚刚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丈夫。主人公此时内心独白暗示着他的惊恐,可是他不能表现出来,否则自己也会丢掉性命。他进屋时,女主人身上的血沾在了他的身上,于是她请主人公把衣服脱了下来去换洗。可是,他实在是疏忽大意,让女主人发现了藏在衣兜里的日程本。女主人也知道了,他不是盲人。他已经看到了屋里的一切。
剧照女主人拿枪指向了正在调琴的男主角的头。这时,惊恐的男主角开始弹奏,因为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暂时不被杀死。他的演奏动听极了,音符从他的指尖缓缓流出。他一直在弹奏着,而女主人也一直在拿枪指着他的头...
影片结束。
影片出其不意的终止极具诺兰风格,这也引发我们对主人公接下来的命运的联想。
我个人认为,影片的结局将会带给主人公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他一直在欺骗,在偷窥,在用虚假的方式挣着钱。这一切不仅仅是因为他想挣更多的钱以及偷窥的欲望。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价值。
比赛的失败让他陷入了自我价值空缺的泥沼。他的价值还在,他仍然是个不错的钢琴家,他只是看不见这个价值。于是他为了逃避自己的无意义而开始为自己强加意义。他想通过假扮另一种被人们特殊对待的角色来索取到自己想要的价值。可是这毕竟是虚假的。他无法正真地找回属于自己的价值和自信。
那为什么说是杀手让他找回了价值呢?
他不停地演奏。在这样极端的境况下,他开始审视起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虚伪,并且内疚着,痛苦着。这一切情绪也在他的指尖中划过,变成了一个个赎罪的音符。杀手也听到了钢琴曲中的这些讯息,这让她陷入了沉默。她扣着扳机的手指也慢慢松了下来,她选择了放过这个迷失的年轻人。主人公于是慢慢地发现,他已经被饶恕了。原来自己的音乐有如此大的价值,原来,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还在。
他在最后的演奏中找到了自己。他终于在演奏中找到了意义。
海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