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混沌举人答辩论文-系统一系统二趣谈

混沌举人答辩论文-系统一系统二趣谈

作者: 七月江烟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22:50 被阅读0次

有时候人们总在疑惑,为什么有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很快滴做出决定,而且这些决定都很准确,而有的人不光是反应慢,并且还经常做出错误的决定呢?

曾经的我也十分不解,为什么以前看了很多书,却发现看到时候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用,但是某天遇到一件事情会突然想起来,啊,原来我很早之前就看到过这些信息了。

一、系统一系统二究竟是什么

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里都住着两个决策者:一位是系统一,一位是系统二。

系统一很感性,由于他消耗的资源非常少,所以睿智的大脑君他掌握着大脑里面把99%的决策权都放在了他手上,通常遇到很多事情,他都能自动且快速的做出反应,不需要经过思考的时间,甚至有时候快到你自己都不明白:咦,为什么我就这么决定了?

系统二就理性得多,而且行政级别也比较高,但是由于每次解决问题时都需要做大量思考和计算,会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而且做出反应的速度也会非常慢,因此,大脑君仅仅将1%的决策权留给了他。尽管如此,系统二仍然非常宠溺系统,为了节省有限的资源,只有当系统一无法做出决策的时候才会由系统二出面解决问题。

也就说,遇到问题时,首先系统一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如果他决策,会直接帮大脑做出指令;

如果他不能决策,变化通知系统二:该是你出手的时候了。

而这所有的决策都无关对错。

二、系统一和系统二的关系

其实在我们刚出生的时候,系统一还没有这么强大的,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小婴儿,除了人类天生具有的条件反射反应(比如饿了就想吃东西,困了就想睡觉,开心就笑,难受就哭),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依靠系统二不断的将外界的讯息进行消化,通过不断的思考和计算后,将所得的结果直接存入系统一的空间,等到需要大脑做决策的时候时候,直接由系统一调用出来。

就像小朋友长大了需要上学,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而学习的过程就是系统二通过反复不断的刻意练习将所有的知识都变成结论,存储在了大脑的数据库中,而遇到与这些知识相关的事情时,系统一无需所任何思考,直接就可以直接调用这些信息作处决策。

所以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系统一也在系统二的宠溺和支持下茁壮成长,直到某一天,系统一能够在大部分的时候都快速自主的做出大脑想要的决策时,系统二就功成身退开始稳居幕后了,除了系统没办法做决策的时候,就不再出现。

尽管退居幕后,但系统二一直都关注着系统一的状态。人天生就有一种惰性,哪怕是从小习以为常的事情都有可能想偷懒不愿意去做,所以大脑出现了一个功能,叫做“用进废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我们多么熟练的事情,如果我们长时间不去复习,都会由熟练变为生疏,就好像我们高考的那一年,什么数理化公式、什么古诗词散文、什么语法单词,那都是能如数家珍,可是后来很多人在学业结束之后生活和工作都不再需要用到这些东西了,记忆开始淡忘,十年之后的现在再去回想,估计都变成似曾相识了吧。

所以大脑不是万能的,一旦长时间脱离了熟悉的环境(无论学习工作生活),很多脑库里原本很清晰的信息都会模糊或消失,就算是掌握着99%决策权的系统一也无法调用出来,需要的时候又只能请系统二出山通过消耗大量的脑资源,通过反复的思考和计算,将得出的结论以信息的方式再次存入了。

所以说,系统一和系统二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那么十分清晰的界限,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也一直不断在相互转化。

三、系统一和系统二对于我的影响

可能是天性吧,从小我对美好的东西都非常敏感,好听的音乐,好看的画面,好闻的味道,好相处的人,我总是能自不觉的关注到。美术老师和音乐老师都说:这个还是天赋还不错,倒是可以培养一下,可爸妈害怕耽误我的学习,从来都没有答应。

我当然是听话的乖宝宝,也不违背爸妈的意愿,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不能学,能够偷偷的喜欢也是极好的~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我也从乖宝宝长成了“白骨精”。近几年不知道谁发明了一个叫做“抖音”的东西,一下子让我沉迷进去。

那么多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好听的小视频在抖音这个小小的平台上应有尽有,看起来制作好像也并没有很难的样子,而且随随便便就火了。

欣赏归欣赏,本宝宝也是个“爱慕虚荣”的人,那么多的流量也燃起了本宝宝想要被关注的欲望,于是问了自己,我要怎么才能被关注也拥有那么多的流量呢?

首先接到问题的是系统一,他发现这时候99%的决策权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我的脑库中并没有储存任何他可以直接拿来用的信息,于是他请出来系统二。

系统二对我所有感兴趣的关注中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慢慢的,我对色彩的搭配规则越来越了解,对画面的结构搭建也越来越清晰,而什么样的画面要配什么样的音乐也越来敏感。

经过四个月的积累,我开始自己制作视频,通过音频剪辑及图文搭配合成一段段的小视频,投放到抖音平台,仅仅一个月时间,我的粉丝量就突破了10万,点赞量突破了100万,浏览量甚至超过了1000万。其中最高的一个视频点击量竟然达到了350万。

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突然之间我也成为了所谓的“网红”,我以为我火得莫名其妙,但其实不然,正是由于从小的习惯让我保留了系统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肉通过系统二帮助我积累了无数可以让自己也变得美好的因素,并且存入了脑库,当需要的用到的时候,系统一轻而易举的就帮我实现了我的目标。

你看,这就是系统一和系统二的魅力。

四、应用的边界

当然,系统一和系统二只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和成长的工具,如果光是学了,而没有习的过程,那么系统一和系统二就失去了他们的意义。

相关文章

  • 混沌举人答辩论文-系统一系统二趣谈

    有时候人们总在疑惑,为什么有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很快滴做出决定,而且这些决定都很准确,而有的人不光是反应慢,并...

  • 37. 日更1229~思维模型

    混沌大学举人答辩~思维模型的训练 感悟: 1.思维模型训练的目的 让自己头脑中,可以有更多的 系统2的方法(套路)...

  • 38.日更1230—2018年总结

    热闹源于不主动参与。 2018.12.30,混沌举人答辩通过,并且成为优秀举人。 在父母的帮助下,买了套房子。 工...

  • 人类简史第十三、四章读书笔记

    1.混沌系统分为两级,一级混沌系统不会因为预测而改变比如天气,二级混沌系统会收到预测影响而改变。历史属于二级混沌系...

  • 《人类简史》第十三章笔记

    历史就是一团混沌,还是所谓的“二级”混沌系统,历史是无法解释、无法预测的。混沌系统分成两级,一级混沌指的是...

  • 混沌力量|答辩归来,再次扬帆远航

    经过将近2个月的紧张准备,我参加混沌大学年中答辩,终于圆满结束。 格格同学,终于成为混沌大学·创新举人!此处应该有...

  • 2小时搞定混沌大学进士答辩,4条经验分享给你

    前些天,我有幸参加并通过了混沌大学进士学位答辩。 混沌大学的学位共3种,从低到高,分别是举人、进士、翰林。 本次答...

  • 第1次混沌大学创新思维模型论文答辩

    2019年6月20日我首次参加混沌大学创新思维模型论文答辩,从5月份的论文提交到等待论文通过获取现场答辩资格,历时...

  • 混沌系统

    读游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接触到一个有趣的概念:混沌系统。网上对这一概念的解释是:混沌系统是指在一个确定性系...

  • 混沌系统

    1. 混沌系统对应的数学描述(微分方程)没有解析解,意味着(举个例子)无法输入初始值和时间直接计算出终点位置,只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混沌举人答辩论文-系统一系统二趣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rb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