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此节内容看似在强调孝字当先的儒家学说的中心思想,且孟子也用了较大篇幅罗列了五种不孝的表现,但此节中心词句并不在于孝,而在于“责善”,即,匡章正因为与其父责善而无法尽孝。换句话说,“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的原因是,匡章誓“死(不孝)”捍卫儒家思想,也可以说匡章之“死(不孝)”是以死(不孝)明志(儒学)。
说明(匡章之父的教育):
原文: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故自恃无恃人。
译文:你想要得到好处,首先要让君王得到好处,你想使家庭富有,首先使国家富强。君主出卖官爵,臣子出卖智力,在社会上只能依靠自己不能依靠他人(此句话与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强烈形成强烈反差;此句话与独善其身没有任何关系)。
从译文来看,匡章之父对匡章的教育可以说是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的,而匡章是孟子的弟子,完全不同的学术思想(父亲:商人/官僚思想)。在匡章的立场上,儒家学说是至善的存在,而其父却反其道而行之,从而致使匡章对其父的“责善”现象出现。然而,责善现象是作为朋友之间来论的(即,责善,朋友之道也)不是有明确身份(父子)定位下的交往所能够运用的。有时,就算责善能够运用在朋友之间,也会造成不善者的愤怒,更不用说“父子责善,贼思之大者”了。
赏析:不管匡章的家庭背景如何,但至少在匡章的面前摆着两条无法兼顾的路:①、孟子的儒家思想;②、其父的主义思想。前者代表忠,后者代表孝,选①则不孝,选②则不忠,是为忠孝难两全。然而,对于匡章来说,匡章义无反顾的选择了①,之后与父亲闹僵,无法陪伴在父亲身边,从而选择抛妻弃子,不为酿成大罪,孤独终老。所以,作为儒家学说的传承者之一的孟子,也定然会不顾周遭的流言蜚语而与匡章做好朋友。因为,孟子知道这样一个誓死捍卫儒家思想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不孝子呢(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孝)?文中“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即是孟子对匡章之大孝的真实写照(侧面)。
引申1:
有的时候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去捍卫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甚至有时候会出现丢掉自己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再三确认自己所捍卫的东西是否符合人伦,常理,只要符合,即需义无反顾地做出不二选择。
引申2:
每个人前进的道路由自己所秉持的思想开创。思想错误,则终究思路一条;思想正确,还需更为精进,方能修得正果。
引申3(自古忠孝难两全):
忠孝难两全是因为时代可能正处于思想上的乱世(诸子思想与主义思想)或是正处于环境上的乱世(战争),而对于如今来说,人类应该拥有怎样的思想已然不言而喻,即几乎只有一类思想是适用于人类的(君子(区别于禽兽思想)),无需过多选择就可以知晓与贯彻,思想上的乱世其实已然不复存在;而,对于所谓的战争来说也已经没有了,不存在肉体伤亡上的忠孝难两全。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没有战争),只希望人们能够选择符合人类身份的思想来开启自己前行的道路,使得忠孝两全,和谐共生。
引申4:真正的君子与凡人的区别在于,君子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其内在的核心,从而选择自己正确的立场,发表自己正确的言论。换言之,有的时候也许只有君子一个人是正确的,而凡人的肉眼凡胎只能看到错误的东西(表象)。即,包括公都子在内的通国之人,只看到匡章“得罪于父,不得近”就认为其是不孝子,且以一传十,以十传百千。而孟子看到的却是“责善”的良知(秉承儒家思想)。换言之,其实也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看清其内在或是核心,只是当一个人的核心被别人误会之时,需要有人跳出来归正周遭人们的认知与说法。
另1:此节内容可以当做简短的工作书来看,即怎样的人是不孝的(或是说,怎样可以不当一个不孝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即:不要怠惰;不要嗜好赌博、喝酒;不要偏爱钱财与自己的妻子儿女而不顾父母;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使得父母受辱;不要争强好斗连累父母等。
另2(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与匡章父亲对匡章的教育刚好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梁启超的这句名言,指代的意思是少年是组成国家的中坚力量,是共同前行,共同建设的意思。而,匡章父亲对匡章的教育,却是所有的东西都只为自己一个人服务,最终的自私自利,只能让自己灭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