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经典古诗词
《清平乐》君臣帽翅为何长达一米?竟变身小学生抗疫“一米帽”

《清平乐》君臣帽翅为何长达一米?竟变身小学生抗疫“一米帽”

作者: 闲扯名著 | 来源:发表于2020-04-28 13:02 被阅读0次

4月26日,网上一则新闻很有意思:浙江杭州一到三年级小朋友正式开学。为了防控疫情,养正小学的小朋友头戴“一米帽”去上学。

对这可爱的帽子,有网友忍俊不禁,说:这太像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里,皇帝、朝臣戴的长翅帽了!

大宋年间,官家、官员在正式场合戴的帽子与历代不同,很有特点——左右各有一个长翅,几乎长一米。

有网友说,这种帽子是宋太祖赵匡胤发明,目的是防止大臣们上朝时交头接耳。

这说法倒有意思,但不像是真的,原因有二:一是没有明确可信的史料证明;二是长翅帽并非宋朝突然产生,而是有其“进化”过程。

宋史研究者吴钩在其文章中引用一则宋人记载,把事情说明白了——

两根翅子的官帽名叫“展脚幞头”,早在宋代之前的唐、五代就已出现。宋人王得臣的《麈史》:“幞头,后周武帝为四脚,谓之折上巾。……后又为两阔脚,短而锐者,名牛耳幞头,唐谓之软裹。至中末以后,浸为展脚者,今所服是也。然则制度靡一,出于人之私好而已。”

这里说,从五代时期的后周,就已有幞头,后来逐渐变化,到唐朝中末期成了“展脚者”,也就是从软变挺。

另外,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对此也有记载——

“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

沈括所说与王得臣所记差不多,不同之处是更具体点明了幞头由软变硬是藩镇僭越的结果。

综上所记,可以做这样的推测:至晚在五代时期,带翅的官帽产生,且“翅膀”逐渐由软变硬、由短变长,到大宋发展成了近一米的长翅帽

以前看图片,觉得宋人戴的这长翅帽并不好看,甚至有些滑稽可笑。

但电视剧《清平乐》中,因为仁宗和被称为背诵天团的名臣们(如范仲淹、晏殊、韩琦、富弼、欧阳修、司马光等)颜值在线,所以觉得这帽子也好看起来,连那长长的帽翅都显得端庄、有派。

相关文章

  • 《清平乐》君臣帽翅为何长达一米?竟变身小学生抗疫“一米帽”

    4月26日,网上一则新闻很有意思:浙江杭州一到三年级小朋友正式开学。为了防控疫情,养正小学的小朋友头戴“一米帽”去...

  • 古为今用“一米帽”

    此画面很吸睛。 这是某小学开学时学生特殊装备。再来句“戴上‘一米帽’,高高兴兴上学校”,就更萌超可爱了。 这帽子一...

  • 由“一米帽”想到的

    “一米帽”,是前天看到的一则新闻中提到的。浙江省最后一批小学生-1至3年级孩子返校开学。杭州市一所小学的孩子们,除...

  • 长翅帽

    之前写了一篇关于帽子的发展小史,纵观各朝代的官帽,大家不难发现宋朝的帽子是很有特点的。 即便是不熟读史书,看过古装...

  • 校园防疫创意

    1.一个年轻学生到学校买汉堡,头上带了个一米帽,对着后面的同学说“不要碰到我的帽,校园防疫人人有责“。 2.一天,...

  • 《给孩子的五顶学习帽》

    白色学习帽:学习内驱力红色学习帽:情绪自控力黄色学习帽:习惯自控力黑色学习帽:学习抗逆力蓝色学习帽:学习竞争力 下...

  • 一边居家一边收集快乐

    封城已经二十多天了,今天看了一些抗疫视频,感觉十分快乐。先是天津一防疫小快板,内容如下:“你一米我一米,大家拉开小...

  • 为什么宋朝官帽上有两根长翅?

    回复:他们想“越(岳)飞”。 长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长翅帽的发明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他坐上龙椅后很不放...

  • 浣溪沙•老友重逢

    邂逅餐厅互定神。罩除帽摘辨真人。移桌旧聚酒斟新。 屈指上山栽果稻,开怀下海渡风云。相邀抗疫赋诗文。

  • 2018-12-11

    从菜市出来。我被一个身穿褐色长袍、头戴尼姑帽,个头有一米五左右的女人拦住。她把手伸到我面前说:“这个送给你,不要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平乐》君臣帽翅为何长达一米?竟变身小学生抗疫“一米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sv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