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影评
堕胎、劈腿、车祸的狗血青春片,再也没人看了!

堕胎、劈腿、车祸的狗血青春片,再也没人看了!

作者: 中影指数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10:29 被阅读0次

中影指数: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作为“漫威全村希望”的惊奇队长让春节后萎靡许久的大陆电影市场成功回暖。本周将有两部国产青春片上映,从去年多伦多就一路口碑爆棚的白雪导演处女作《过春天》和继《钢的琴》之后张猛导演第二次采用全胶片拍摄的《阳台上》。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作为“漫威全村希望”的惊奇队长让春节后萎靡许久的大陆电影市场成功回暖。本周将有两部国产青春片上映,从去年多伦多就一路口碑爆棚的白雪导演处女作《过春天》和继《钢的琴》之后张猛导演第二次采用全胶片拍摄的《阳台上》

一部是来自单非家庭的女孩“佩佩”成为“水客”,偷渡手机过海关的青春悸动,一部是偷窥、跟踪“仇人女儿”而陷入感情漩涡的疼痛物语。两部 “非典型”题材电影仿佛预示着国产青春片将要从票房神话阶段向“求质量,重内容”时代过渡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春风吹满地。《青春万岁》、《女大学生宿舍》、《豆蔻年华》、《夏日的期待》、《我和我的同学们》、《难忘的中学时光》、《失踪的女中学生》等电影虽都对校园生活和成长困惑有所涉猎,但囿于主旋律的限制,说教意味较浓

从90年代开始,第五代、第六代导演陆续登上历史舞台。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肆意挥霍着无处安放的青春荷尔蒙,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用独特的视角讲述着成长过程中的理想困境。

王小帅则通过《青红》和《十七岁的单车》把青春梦想定格在高圆圆那张清纯动人的脸上。而在多年后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中,简单干净的纯爱构成了观众对特定年代的青春印象,所引发的情感共鸣也注定无法挣脱青涩初恋的束缚。

2011年,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借助前一年筷子兄弟《老男孩》的网络热度,使青春片的怀旧浪潮席卷全国,完全不受网络高清资源满天飞的影响,于次年1月刷新台湾电影在大陆的票房纪录。

柯景腾与沈佳宜彼此相爱,而电影的结尾,永远长不大的幼稚男孩吻了女孩的新郎,给观众留下的感动好似那场错过的大雨,任时光匆匆却一直没停。

很多电影借着“那些年”的春风纷纷立项,赵薇转行导演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抢先登陆院线,创造了7.19亿元的票房奇迹,位列2013年度票房榜第三,仅次于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和漫威的《钢铁侠3》,吹响了国产青春片遍地开花的进攻号角。

《致青春》改编自辛夷坞的成名代表作,为新人杨子姗保驾护航的是赵又廷、韩庚等人气明星,各种努力还原的青春符号恰好为早已成为电影消费市场主力的80后、90后打开了情绪宣泄的闸门,所以就算该片几乎集齐了所有的狗血爱情套路也没有抵挡住观众借此缅怀青春的消费欲望。

随着电影圈热钱的涌入,投资青春片成了当仁不让的首选,毕竟“低投入,高回报”的商业属性诱惑力太大

5月,陈可辛大熬成功学励志鸡汤,青春与梦想的碰撞折射出现实的残酷与无奈。而郭敬明的两部《小时代》则完全不受口碑的影响,在暑期档狂揽近8亿票房,无意中为这波热潮又添了一把火。

2014-2016的三年间,“稳赚不赔”的国产青春片存在感空前高涨,上映数量呈现井喷之势,市场回报也是盆满钵满。

2014年的《匆匆那年》、《小时代3》、《同桌的你》,2015年的《小时代4》、《左耳》、《栀子花开》、《万物生长》、《何以笙箫默》、《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以及2016年的《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微微一笑很倾城》、《谁的青春不迷茫》、《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都票房过亿,无疑是资本和观众的双重宠儿。

三年票房的高歌猛进并没有掩盖住口碑的颓势,观众评价的一路走低更是促成了“青春片等于大烂片”的刻板印象。泛滥成灾的青春片过度透支了市场预期,而同质化的内容更是加快了其没落的步伐

这类国产青春片就像工厂流水线产品,改编自拥有广大粉丝基础的青春小说,邀请自带流量的偶像明星出演,拼凑各种怀旧元素来包装千篇一律的狗血爱情故事。程序化的电影制作,必然导致信任瓦解,最终无人问津。

当时,电影圈疯狂迷信IP的力量,青春片也概莫能外。一大批由知名青春爱情小说改编的电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甚至《同桌的你》等经典老歌都摇身一变,经过“工厂”批量加工,摇身一变,也为市场的火爆“发光发热”。

主演方面,绝大部分国产青春片都由韩庚、杨幂、吴亦凡、李易峰、杨颖等拥有庞大粉丝群的人气明星担当主演,阵容成为电影最大的票房保证。小部分比如《致青春》、《左耳》等由新人担当主演,但仍需要韩庚、杨洋、欧豪等高人气偶像加盟引流。他们大多与人物设定年龄不符,“超龄”出演大学生甚至高中生的尴尬饱受诟病。

国产青春片成功的第二个关键在于大打情怀牌,拼凑各种元素来营造怀旧的观感。校服、教室、操场、篮球场、黑板报足以营造校园生活氛围,上世纪末年代感气息爆棚的电话亭、海报、动漫、奖状、唱片、旧书等元素在“怀旧金曲”的听觉滤镜中屡次上演“回忆杀”戏码,赚足观众的惊叹与眼泪。

造成国产青春片口碑持续崩盘的其实不是流量明星和贩卖情怀,而是狂撒狗血的奇葩爱情。从早已被韩剧玩烂了的经典老梗 “车祸、癌症、治不好”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堕胎、打架、出国分手”,仿佛都在反复论证国产青春除了狗血爱情,其他真的一无所有。

《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集所有狗血于一体,共同组成“堕胎三部曲”。实际上,80后、90后的校园生活极其单调,平平无奇,经历过“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淬炼的学生几乎连异性的手都没牵过,更遑论劈腿、出轨乃至堕胎。国产爱情片几乎全以爱情为绝对主题,雷同的故事走向早已奠定了其盛极而衰的命运。

口碑坍塌后,急转直下的市场反噬让2017年的青春片票房大幅度下滑。只有风评优良的《闪光少女》勉强突破6000万元大关,与之前动辄轻松过亿的市场盛况不可同日而语。

曾炮制过多部爆款青春片的光线影业铩羽而归,《秘果》不到800万的票房成绩宣告“流水线套路”彻底失灵。

2013-2017年,国产青春片从市场热捧到无人问津,其中也不乏亮点。刘杰的《少年派》聚焦高考这个命题作文,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陈玉珊的《我的少女时代》再续《那些年》风潮,一贯的套路中溢出的细腻真情为王大陆收割了一批又一批观众的“少女心”。

而泰国电影《天才枪手》把学生时代常见的考试作弊拍出了好莱坞动作类型片的质感,出色的市场回报似乎给业界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青春片拥有制作成本偏低、技术门槛不高等优点,新人导演可以拿来练手,相对较轻的票房压力有利于他们进行大胆尝试。FIRST青年电影展相继推出的《黑处有什么》和《我心雀跃》探索了青春片的多种可能性,为“疯狂”的电影市场带来一抹别样的清凉。

周冬雨几乎一个人就见证了整个国产青春片的大起大落,出道作《山楂树之恋》,鼎盛时期《同桌的你》,聚焦“神童”的另类题材《少年班》,衰退期《七月与安生》则是把她和出演过《左耳》的马思纯双双送上金马奖影后宝座,登上职业生涯巅峰。

2018年,大陆电影市场逐渐转向“内容为王”,良好的趋势中闪现了“经典套路”的诈尸还魂。歌手转行导演,片名来自成名曲,周冬雨和井柏然的高人气组合,《后来的我们》表面是在探讨北漂、工作等现实问题,实际内核还是卖弄青春情怀的无病呻吟。

好在,另一边的风景明丽不少。落落的第二部作品《悲伤逆流成河》独辟蹊径,关注 “校园暴力”的现实主义题材使其依靠口碑强势逆袭。文艺大神岩井俊二首度执导的华语片《你好,之华》为国产青春片带来日式小清新滤镜的全新体验。

《无问西东》没有辜负观众的多年等待,谱写了一曲风华正茂的青春赞歌。《昨日青空》则搭上日漫风格,动画的呈现形式在日后还有进一步试错的空间。而《快把我哥带走》与众不同,以同类题材少见的兄妹亲情为卖点,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实现了票房口碑的双赢。

近两年,国产青春片跳出“经典套路”的窠臼,在类型上不断拓展和创新,市场票房的“回暖”仍然任重而道远。

暌违五年才登陆去年贺岁档的《狗十三》一经上映就成为岁末影市的一匹黑马,收获好评无数,与《我不是药神》争夺年度最佳华语片的桂冠。希望《过春天》《阳台上》可以延续良好态势,再次为国产青春片正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堕胎、劈腿、车祸的狗血青春片,再也没人看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tl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