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绿水养一方乡人

作者: 覃勤勤 | 来源:发表于2017-09-02 15:46 被阅读59次

九几年的夏天,天气还是一样地闷热,天空蓝的不像话。那时候外公身体健壮,翻越三座山再给我摘回来一袋布冬子,肩上担着两三捆干柴,那是我们炉灶上的火源,能烤出可口的糍粑和清甜的红薯。

我的家乡远在深林,背靠大山,临水而居。像极了世外桃源一般,家家户户撒网捞鱼,喝山上流下来的清泉。梯田层层叠叠,油菜花遍满整座山,那时候的我还没有油菜花高呢,常常躲在田里玩耍打滚。压坏了人家的油菜,还得被领回去用竹鞭揍一顿屁股。

小时候最喜欢的便是跟在大人后头上山挖竹笋了,一座一座山连绵不绝,深山里大大小小的竹笋冒尖,青葱的竹叶上布满了露珠,轻轻一摇晃便落得满头是水,好不新鲜。锄头挖出来的路深一脚浅一脚,不大好走。常常也会被横在山路的竹鞭绊倒。

多年以后我上了学,才知道,竹鞭是老师用来打人的。

大人们挖了竹笋,还得砍竹子,砍那种长势旺盛的,格外油光滑亮的青葱绿竹。他们动了斧头,一刀一刀凭空砍下,竹子一点一点露出新鲜的白嫩的中空竹身。

“哐当哐当”的砍竹声错落响起,滴滴露珠哗啦啦下雨一般砸下来,清甜无比,滴到汗衫上,湿了大半。原来他们都开动了。

这时我和伙伴们便四处寻找山间的野果,蛇莓树莓吃了个滚饱儿。太阳余晖渐渐洒落,斑驳的竹叶映衬着夕阳,灿烂夺目。山间开始阴凉起来,大人们便一人扛着两根竹子拖着我们匆忙下山了。路过一抹清泉,停下畅饮一番,冲刷掉疲惫酣畅淋漓地继续赶回家吃那香喷喷的柴火饭。

每日砍下的竹子经过砍、锯、切、剖、拉、好几个过程才能变成薄薄的竹片,家乡又称“秘丝”。被做成薄片之后,可能还要经过细细的剖削,再细一些再细一些,变成又细又长的竹细条儿。秘丝是薄薄扁扁的竹片,用来编织晾谷子的晒垫。竹细条儿用来编织细密的簸箕,拿来筛碎米粒。

图片来自网络

国学中“秘丝”的正名叫竹篾。小时候,家里的妇女们都生的一双巧手,家家户户都能编织晒谷垫、簸箕、米筛。如今乡下的家中依然保留着这古老的手艺,一二十年过来了,家乡的竹林越发青葱,却再也无人砍竹吆喝,再没有家门口削竹篾的情景了。

我的家乡被誉为“楠竹之乡”,家家户户有竹山有橘林,吃不完的西瓜地,摘不完的柚子果。那时候,村里有外地人常常收竹篾手工品。家家户户便上山砍竹,男人们砍,女人们编。竹片在刀口与手指尖来回滑动,光滑的竹篾应运而生,再细细用尖刀一切,细竹条儿越发精巧。

女人们手中忙上忙下在竹篾中穿梭,引竹穿转,精巧的竹篮已有雏形。青白分明,好不漂亮。拿上钩子挑上一支结实粗壮的竹篾条儿,往篮子边来回飞舞,不出半会儿,紧实的篮边已经成型。小孩子们也忙里忙外,捡着竹棍套蜘蛛网,在田间飞捕那些蜻蜓。

蜻蜓的翅膀亮亮的,透明的羽翼闪着微微珠光,硕大的眼珠子萌萌傻傻的,让人好生怜爱,孩子们捞得累了,便又把捉到的蜻蜓慢慢放到稻草上。看着它们越飞越高。

常常有几只绿色的蜻蜓让人欢喜不已,我们都取了名儿的,红色的蜻蜓叫果果,因为眼睛最漂亮。绿色的蜻蜓叫布东,因为长得像那些野生的猕猴桃儿。还有灰蓝色的蜻蜓,凶猛得很,我们倒是从不敢抓他,都叫他大王..........

遇到赶了场的时候那可是早早地起来装扮,这是平时隆重的一天了。每次赶场总要穿上自己最漂亮的小裙子,蹬着妈妈买来的时兴红皮鞋,头上绑着花蝴蝶,才能高高兴兴地上街去。

赶场时若是夏天则一定要买两毛钱的绿豆冰棒,边走边吃,冰棒冒着冷气儿,熏得舌头凉凉的麻麻的。若是还吃不饱,那一定要去街尾买一个三毛钱的芝麻球儿蘸上黄豆粉儿,吃的满嘴都是。

外公极其喜爱理发,每逢赶场总要理个利利索索的短寸。这时我便舔着冰棍儿嗦着凉粉坐在一边的竹椅子上等他。

师傅的理发摊开在自家中堂前,屋口一面墙钉着一面发灰的镜子,擦得锃亮。照的人明晃晃得,把我的黑牙齿也照的一干二净。镜子前摆着一张太师椅,花纹古朴,看起来像奶奶坐的椅子,把手光滑油亮,被人摸得多了,自然油光满满。

剃头师傅把一块白布围在外公的脖子下,用水给他洗脸,再洗头。外公的头发本没有多长,可他硬是执拗,外婆也只好由着他去了。剃头师傅的手粗大又灵巧,手上有些许老茧,该是拿剪子磨出来的。他把外公脖颈边的杂发用刀片剃干净,随后又拿剪刀这里修修剪剪,那里咔嚓咔嚓。来来回回龙飞凤舞好多遍,总算给外公剪得满意了。

图片来自网络

剃头师傅刮胡子时也是好看,先用肥皂抹一抹下巴,大手搓起点泡沫,拿起刮刀轻轻划拉腮帮子边上的砸胡须。慢慢慢慢地刮到下巴,这时又抹点泡沫,再慢慢从另一个腮帮子处刮起。老师傅倒是乐在其中,双手仔细着,嘴里哼着小曲儿,实在是匠人精神十足。

刮完胡须还得剪个鼻毛,外公的琐事奇多,剃头还得做全套。剪发、刮胡、挖耳、剪鼻毛一样少不了。看着师傅忙上忙下,小曲儿唱了一句又一句,我便打起瞌睡来。

叮叮当当的声音嘈杂起来,这时我便一下子猛然清醒。是叮叮糖的师傅敲着锣鼓来了。糖师傅挑着扁担,担子两头沉甸甸的全是白花花的叮叮糖,这糖使我垂涎不已。恰逢外公掏出钱夹子给剃头师傅,我飞一般地跑去拦住叮叮糖担子,气喘吁吁冲外公叫嚷:“我要吃这个要吃这个!”

外公极不喜欢我吃米糖的,因为这米糖我黑了三颗白牙齿。我硬是不从,誓死要吃到这糖才罢休,外公怒目圆瞪,眼见就要扬起巴掌打人了。我一看不妙,使出绝招匍匐在地上打起滚来,外公匆忙拉扯着我,我哭着喊着要吃那叮叮糖。

街上人多外公自然不敢随我闹,要是在家里,我的屁股可能早就开花儿了。看着师傅拿起小锤子敲敲打打那块硕大的糖果,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抹一抹脸上的泪珠儿,激动地扒拉着糖师傅的手腕说:“多敲一点儿吧,伯伯,多敲一点儿呢!”

“小姑娘!吃多了可蛀牙呢!就吃这么多啊,下次啊,赶场我再给你吃。”

我只好扁扁嘴,不敢再多说。

图片来自网络

抱着那一小袋儿叮叮糖,我心满意足地跟着外公往回家的路上走去,回家的路远,走路也得一个小时才能到家。外公那时候身体好,卖了家里的黑牛崽子买了一辆三轮车,后来,每逢赶场,我和弟弟都坐在三轮车后头欢呼雀跃。

那是我这一辈子都再也体会不到的快乐了。

二十年过来了,家乡的山田变卖掉一部分,外公外婆都搬到城里生活。我再也无法去享受乡村里甘甜的蜜桔,去舀一瓢山间的泉水,摘取那山坡的野果,这一切已然成为回忆。

如今想起那竹编,想起晒谷垫上谷粒燥热的芬芳;想起剃头师傅哼的无名小曲儿;想起叮叮糖师傅的锣鼓;不禁轻叹一口气......

相关文章

  • 竹林绿水养一方乡人

    九几年的夏天,天气还是一样地闷热,天空蓝的不像话。那时候外公身体健壮,翻越三座山再给我摘回来一袋布冬子,肩上担着两...

  • 雨卦

    天垂银珠断无痕,凭窗远眺愁几序。 无事轻解书中词,闲寄雨书他乡人。 盆地小山多竹林,玉溪绿水晚舟影。 早知平落夕阳...

  • 七绝|小城(四首)

    (一) 朝云爱抚碧天心,晚雨轻摇绿竹林。 小屋花香飘入夜,乡人晚念故情深。 (二) 香樟绿沁一方天,碧草清幽现水边...

  • 靠山

    忆往昔, 祖先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现如今,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青山绿水依旧在, 只是没柴烧。 哪里还能靠山?...

  • 我和我的家乡

    (三)乡土上的女人们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碗米饭养出百样人,这句用在生活在这片乡土上的家乡人身上,恰到好处...

  • 山水美人

    山水美人 青山护绿水,绿水养青山。 江山照美人,美人恋江山。

  • 我与金徽酒的故事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为陇南儿女,我们守护着绿水青山,同时也依赖着绿水青山,而这青山绿水则孕育了我们为之自...

  • 【七绝】竹林似海新鲜笋

    【七绝】竹林似海新鲜笋 文/林海竹林似海新鲜笋,绿水清风雀鸟鸣。田野耕耘人抖擞,山园春景醉心生。 平水韵八庚

  • 上轿

    青山绿水人家绕, 雨燕竹林小木桥。 红伞姑娘刚上轿, 老娘流泪村头瞧。

  • 浆水软面 - 草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关中人吃浆水菜吃浆水面是家乡人难以改变的味蕾和祖辈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地域性饮食习惯。村里的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竹林绿水养一方乡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vh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