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四种人体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共同结合的产物,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功能,也对应不同的营养素。
在回答心脏病人要怎么吃之前,一定先要弄清到底是有心肌问题、瓣膜问题、血管问题还是心律问题。
1. 心肌问题
心衰、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都属于心肌问题,引起这些疾病的原因有很多。
心肌细胞属于横纹肌细胞,细胞内有很多为了实现收缩动作而必备的细胞器,细胞器的膜、细胞膜的结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磷脂、胆固醇。所以,在饮食中一定要注意给自己的细胞摄入这些结构营养素,而且一定保证足够。
心肌能量代谢过程需要营养素:碘、酪氨酸、铁、硒等与甲状腺功能有关的营养素;维生素B1;钙、钾、镁等很多与心肌收缩有关的矿物质。
维生素B1广泛存在天然食物中,含量较丰富的有动物内脏(肝、心及肾)、肉类、蛋,豆类、花生及全谷类食物,特别要说明的是,粮食中的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表皮和胚芽中。补充维生素B1就要多吃粗粮、鲜嫩的瘦肉和新鲜的蔬菜,在烹饪方式上可以选择烤或爆炒,不要总是水煮。
研究发现,镁在心脏功能中的作用很突出。镁主要存在紫菜、绿叶蔬菜、粗粮、坚果中。
2. 心瓣膜病
心瓣膜本身是结缔组织,主要成分是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而这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也需要维生素C和一些矿物质的参与。所以心瓣膜出现问题,首先要把肉蛋奶补充够。
3. 心肌传导系统问题
心脏期前收缩、传导阻滞、房颤等问题都属于心肌传导系统问题。造成心律失常的原因不同,因此很难从饮食上给出共性处方。
4. 血管问题
最常见的是冠心病,后面又单独的篇幅来讲。此外,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肺动脉、血管畸形问题都属于心脏的血管性疾病。
总结:针对心脏疾病的营养治疗思路,首先要搞清楚到底是心脏的什么部位出现了问题,病因主要是什么。再以上两个因素考虑营养治疗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