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聊聊这个话题,原因是这周三与我妹的男友吃火锅,聊到他的经历。
他出生在山西某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父母是地道的农民,一辈子都未出过远门,还有一个辍学外出务工的姐姐,而他则成为了全家人的希望,所有人的努力都是为了他能读个好大学,未来可以走出这里,变得有出息。
当年高考也不负众望考出了630多分好成绩,当时距离清华北大录取分数只差20多分,再怎么样也是可以上一个不错的985,但事总违人愿,因父母见识度决定不让他去北京了解更多大学的信息,并且家里也负担不了这些费用,这事就不了了之。
到了分数下来该填志愿的时候,那会的他,并不知道什么是985/211,只是看分数能上什么学校就填什么,在看到北京科技大学的时候,觉得名字中有“科技”2字,感觉非常有前途,毕竟和科技挂钩嘛,手那么一抖,报了北京科技大学。
因超出分数比较多,被北京科技大学最好理科实验班给录取了,但与985再无机会,虽说北京科技大学也不错,但是回忆起来总是有那么点可惜,人生有时候明明可以更好。
到了大学快毕业时,又面临两难选择,作为学校的理科实验班的他,是有机会可以保研,甚至升直博。但是回想起姐姐为了供他读书,高中没毕业就去工作,家里日渐年迈体弱的父母,现在作为家里已经长大的最强劳动力,内心的责任感让他不得不尽快工作,好让全家人改变生活现状。
两次的错过让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了4年多,除了暂时让手头不再紧张,他依然在人才辈出的北京漂泊无定,而当时的同学,有出国在常青藤名校深造的,有直博后留校做科研的,这些年的努力拥有了稳定的社会身份,彼此各有各的精彩,而他与他们阶层俨然不同。
在父母那一辈只关注孩子能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靠自己的努力脱离底层社会。但是,通过“努力”,真的能让你的生活圈子上升一个阶层嘛?暂且不讨论穷富家庭本身起点的差距,就精神与决策教育的背后就差距很大。
试想如果我妹的男友在当时没有家庭的桎梏对他第二次选择的影响,他是非常有可能继续学习深造,再则如果是他有一个思维有超前意识的父母,在他第一次高考填志愿的选择给予辅助决策与及时提醒,那么他很有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未来。
但是,生活是现实的,不可能回过头重来,唯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追赶时间,现在是最好的重来。
我们没有办法去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选择过怎样的未来。人在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之前,先要练习为自己做决策的能力。那么脱离原生家庭的牢笼则是第一步。
与自己那些过去做切割,比如:改变不了的事实,原生家庭的影响等等。
一个家族之所以贫穷,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过去的精神资源太匮乏,思维方式太落后,那么我们就更不能受制于父母的思想控制,而是应该像一个空杯一样,一张白纸一样准备好去接受那些新的、有价值的、正确思想。
其次,多与原生家庭幸福积极阳光的人做朋友,很多原生家庭不好的人,看到原生家庭好的人,反而会自卑,彷佛他们的光芒会刺痛你的双眼,但是我们越是回避光芒,就越会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我们想成为光,就先要靠近光。
最后,以同龄人双倍的努力干出成果,人的格局不是委屈撑大的,而是成就撑大的,我们越有成就才会越有自信,越自信我们的性格才会越好,性格越好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婚姻、我们的爱情才可能越来越好。
失败从来都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改变命运从来都是有惯性的,就跟骑自行车一样,前两圈非常的费力,但是越往后我们越轻松,越轻松我们就越平衡,我们曾经所受到的伤害和那些自卑就像轮胎上的泥巴一样,等我们从泥路骑上了高速路,他们只会被甩得越来越远。
一直以来我都很欣赏那些能够打破原生家庭的桎梏活出自我的人,他们才是命运真正的强者 ,值得每一个人的尊重。
愿我们都能挣脱桎梏,活出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