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对待身体,身体就怎么对待你。"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减肥专家冯雪博士提出一个蛮惊人的参考数据:一个人减肥成功的概率只有0.5%!
也就是,200个人下决心减肥,只有一个人会成功。99.5%的个人在减肥,是会失败的...
接下来就有人蒐集99.5%的减肥失败例子,问题出在:
1. 动机不强烈
2. 生活没调整
3. 自己在闷头
简单来说,就是要有对象目标感、生活全面配合、有朋友一起走,这才容易成功。
一、对象目标感
如果减肥只是为了健康,实在不太给力。要能想像减肥是为了给某人看、某事忙。
这两个对象感共同因素是:必须变得更漂亮、更有精神,有竞争力,才有足够动机激励自己减肥。
所以,约起来吧!跟某人或某聚会约三个月之后见面,肯定有足够动力让你坚持减肥!
二、生活全面配合
减肥不能只是多动少吃而已,冯博士有提到,在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是有科学证据会成功的。
也就是把生活比喻成「饮食」、「运动」和「心理因素」三角形,同时发力,自然效果比较好。所以减肥不只是刻意要去锻鍊,怎么吃、怎么想,都会影响。
三、有朋友一起走
多与身边的人交往还是短期快乐满足泉源。
像是我住的小区,从清晨和晚上,避开中午酷阳,随时都有人在运动。我若哪一天发懒没有在该出现的时间出现,小区的大姐姐就会关心我上哪儿去?怎么不见运动。
我就感觉暖暖的,对运动的期待就高了点。
不过...起心动念若没打从心底真正爱自己,就会变得容易放弃...变成那99.5%之一不是没道理。
像是原本我在运动时会戴上耳机听书或听音乐,身体就是机械性地操作健身器材,走路步伐就好像装起电池一样,根本不太用心去留意身体变化。
那时候,只把走路当作是消耗能量的任务,就下意识地练、下意识地走...其实就引出一种出现这句老生常谈的话:「你怎么对待身体,身体就怎么对待你。」
運動好像變成一種責任,想到就出现一种厌恶感。觉得事情那么多,又得特别抽身去运动...一种怨怼,身体是会感觉得到的。所以,接下来就会有排山倒地而来的无助感...
元认知帮助我的一点点启发
为了拯救自己,我调动元认知能力,知道原来是我没有刻意给自己身体关注,才会出现这种罢工與吵架的问题。
于是我开始锻鍊走路的时候什么都不带,頂多就带个问题。
簡單!穿鞋,出門。
边走路的时候,我在边思考那个问题,虽然常常在想问题时会走神,也因為沒戴手機、沒帶運動手錶,那時注意力就省著愛自己了!
有时身體告訴我,可能是小腿有点硬、或者呼吸有点浅、也可能是手臂摆动可以再大幅度、迈开的脚步可以试着再跨大步一点...
那時意识就是会落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我就转移注意力去感受一下那个部位是怎么了?會出現去跟自己談戀愛的感覺,很甜蜜。
虽然手机和网路上诸多吸引人的知识在招引与提醒我去学习,但是学习跟自己身体好好相处、好好聆听与感受身体的各部位,更是重中之重的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