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调也,相应也。“和”与“龢”字音相同,意义相通。汉字简化之前,“和”与“龢”常常通用。二字互为异体字关系,也有人认为二者互为古今字关系。
“和”始见于战国金文,本义指声音相应和,读hè;“龢”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指音乐和谐,后二者在词义引申脉络上有交叉,至于无别。
“龢”的左边是形旁“龠(yuè)”,其字形像一排竹管合拼而成的乐器,是笙和箫之类的吹奏乐器。
古龠发源于“吹火管”,至少在近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完形的多音孔乐器。据史载黄帝命伶伦作律,伶伦截竹首制为“黄钟之宫”,也称“黄钟之龠”。
这些乐器一齐吹奏,声音悦耳动听,显得很调和、和谐,所以“龢”字的本义是指乐声调和、和谐。
“龢”字在春秋以前频频使用,进入战国使用频率骤降,文献中渐以“和”代之。
“和”字的出现比“龢”更晚,其左部为“口”,右部为“禾”。其结构或左口右禾,或左禾右口,秦汉以后结构逐渐统一,作左禾右口之“和”。
《说文解字》将“和”与“龢”分成不同意义的两个字,“和”指声音相应和、和谐地跟着唱或伴奏,这个意思后来读hè;如《易·中孚》:“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龢”指调和、和谐。有学者认为“和”是由“龢”字去掉乐器部分而成的简化字,“和”从口,表示用“口”来演奏乐器或唱歌,右部的“禾”为声旁,表示读音。
“和”指声音相应和,这其实已经包含了一个“和谐”的含义,不管是读平声还是读去声的“和”,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和谐”的含义。如《书·尧典》:“协和万邦。”
应和是跟着歌唱者唱,歌唱者和相应者,通过协调,达到音乐的和谐,所以“和”字由“应和”之义引申为“音乐和谐”。如《中庸》:“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由“音乐和谐”引申为“和顺”、“平和”,今成语有“心平气和”、“和颜悦色”。又引申指“身体平安”、“舒适”。如《易·乾卦》:“保合太和。”
“音乐和谐”又引申出“和睦”之义。例如《荀子·王制》:“百姓和。”
“和睦”又派生出“讲和”、“和解”。例如《孙子·行军》:“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音乐和谐”又引申指“气候温和”。例如《晋书·王羲之传》:“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李白《雉朝飞》:“春天和,白日暖。”
“温和”又派生出“调和”。“调和”又引申为“掺和”。“掺和”又引申为“连同”“连带”。
“连同”“连带”之义逐渐虚化为连词,表示“与”之义。
和也指姓,本自羲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中国最早的天文学家和历法制定者)之后,一云卞和之后,晋有和峤。
同:会合也,从凡从口,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一般认为由一种四人抬东西的用具的象形和“口”组成,表示四人用口令协调行动。
同的本义指合力、会合,如《诗经·豳风·七月》中说的:“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人执宫功。”
“兴”字也从两人四手抬“盘”会意,但没有口字。所以有人认为“同”字是从“兴”字同源,义为合力,泛指合会。
同又引申为“相同、一样”,又由此引申出“一起、共同”。
由“相同、一样”引申表示共同、统一,例如陆游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又如《书·舜典》:“同律度量衡。”
“统一”就意味着和谐和安定,因此人们常说“大同社会”,其中的“同”就是表示和谐安定的意思。
又如《易经·同人卦》:“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同人卦》上乾下离。“乾为天”、“离为火”,故曰“天与火”。“天”所代表的是自然规律;“火”所代表的是人类的活动。“天下有火”象征着自然规律支配下的人类活动。
在原始社会里,没有私有观念,也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观念,所有的财产归氏族公社集体所有,氏族成员除因年龄、性别的不同,而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工外,都是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同一氏族里,大家都是同样的人,故曰“同人”。
当“同”表示引进动作的对象,或指引进比较的事物时,虚化作介词。例如“我同她是好朋友”。
同又作连词用,表示“与、和”的意思。如:“这里的气候同那里一样”。
而“同学”的“同”是作为副词修饰“学”,是共同地学习、受业的意思,逐渐固定成为一种在校学生、同校学习者的称呼
“同”又读tòng,用于“胡同”一词,指小巷子。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君子可以与周围保持和谐融洽,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左传》记载,晏婴曾说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水搭配水,能吃吗?琴和瑟弹奏一样的音,能听吗?
基于这种思想,孔子将“和”与“同”的差别引入到人际关系的思考之中,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民国时期那些互掐的大佬们
鲁迅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伟人曾评价他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1923年夏,年轻鲁迅14岁的林语堂从欧洲留学归来,由胡适引荐受聘于北京大学英文系,此时的北大教授已为两派,一派以周氏兄弟为首,一派以胡适为代表。
林语堂与胡适私交甚好,却出人意料地加入《语丝》,站到鲁迅旗下。那时多少还有点书生意气的林语堂,与鲁迅的锐利相得益彰,鲁迅也对此积极回应,并两次致信林语堂,将林引为同志。
然而,他们后来却决裂了,形同水火,互骂对方是“神经病”,表面上是因为饭局上的一场小误会,其实是他们已经“道不同不相与谋”了。
鲁迅和胡适也曾是好友,最后鲁迅斩断了与胡适的情谊,至死不相往来。即使小鲁迅十岁的胡适主动写信给鲁迅,表示要“重修旧好”,但鲁迅却连信也未回。
后来,“无计可施”的胡适给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写信,希望通过周作人与鲁迅握手言和,但鲁迅同样置若罔闻。
在鲁迅生命的最后十年时间里,胡适的所有示好都未得到鲁迅回应,反而时时被鲁迅痛骂。但是胡适从未还口,却在许多时候力挺鲁迅,包括鲁迅死后,胡适主动担任鲁迅治丧委员会委员,后来还协助鲁迅夫人许广平出版《鲁迅全集》。
鲁迅与胡适的“交恶”,起因就是当年许广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因为驱逐校长杨荫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江苏无锡人),鲁迅与胡适这对当时还是“如胶似漆”的好友意见迥然不同。
鲁迅认为这次行动完全正确,公开撰文痛骂杨荫榆以及所有支持杨荫榆的官员文人。但胡适的态度截然相反,他认为学校作为教学机关,应该与党、政分开。
由此二人意见相反,鲁迅开始对胡适发表文章进行批评,但胡适从未发声,而且从不说鲁迅半点不是。
不说这两位文坛泰斗孰是孰非,但从中可以看出胡适实为君子。但我们不能说鲁迅是小人。
杨荫榆是钱钟书的夫人杨绛的姑姑,但鲁迅大骂杨荫榆,钱钟书夫妇缄口无语,从未“挺身而出”为杨荫榆而说鲁迅不是。
鲁迅的思想受章太炎的影响很大,章太炎年长鲁迅12岁,他在日本时,受到留学生和革命力量的欢迎。他开办了国学讲习会,鲁迅和一些留学生也希望听他讲学,但因课业时间冲突难以走开。
为人狂傲的章太炎对后生学人却极为热忱,他专门开了个周末小班,为这几位青年讲语言学、文学。
这个特设“小灶”,共有鲁迅、许寿裳、周作人、钱玄同等8名学生。这些人后来大都走上了文学、学术救国之路。
章太炎是个非常激进的革命家,他非常鄙视康有为的做派:一面提倡一夫一妻制,一面自己却娶了7个老婆。一面喊维新变法,一面私吞捐款做富翁。
就在康有为70大寿宴会上,章太炎却给他送来一副对联,上联:国之将亡必有。下联:老而不死是为。
“国之将亡必有”的后面省略了“妖孽”,而“老而不死是为”后面省略了“贼”,最后的字合起来正是“有为”二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