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5,晴,星期天
师门研讨会终于又重回正轨了,每周日就是我们思维绽放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大家论文的进度汇报。对于爱拖延的我,这是一个最好的刺激办法。今晚的研讨会别样有趣,老师和师姐妹们提的建议也是中肯受用。
由于我们很好几个因为工作问题,没办法回到师大根据地409进行会师,那这要感谢网络,通过腾讯会议,我们第一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第一个是我汇报,因为我目前的进度最慢,问题最多。不过我仍然认为这也是个美好的开始,重新开篇、重新踏上征程,最重要的是这次没有再挨骂了(这是个大进步,没有挨骂,心里似乎多了份向前的力量)。那针对于大家对我提的建议整理如下:
一,题目:“替代父母关系”型师生关系,是否用“亲子型”师生关系?
1如果改成“亲子型”师生关系,可以借用范梅南的理论,如何用?
2如果不改,“替代父母关系”型师生关系,如何区分“父母关系”与教师“替代父母关系”?如果写,需要界定。
3为什么用“替代父母关系”,而不是“替代父母”?(自己没有思考,只因为看了好几个文献是“替代父母关系”型师生关系,就不加思考借用别人。那么这里又回到了第2点。)
二,研究缘起。把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依次放次重要的。也许是自己平时叙事的一个习惯,老喜欢把来龙去脉写出来,却忽略了论文的研究性、严谨性,所有的点都必须紧扣主题。而不是铺垫、伏笔。
(“亲子关系”中,父母关怀与陪伴的缺失或不足,“师生关系”中,彼此不融洽,并没有建立和谐的、积极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需要替代父母去关爱儿童。生活需要--情感需要---精神世界)
三,研究意义。没有突出重点,实践意义可以再加入自身以及自己班级的意义。
一,研究思路落掉了研究方法的概念。
二,文献综述:“替代父母”型师生关系的国外更像是概念界定,国内的需要进行整合,教育叙事研究的文献综述可以删掉。
记住,教育叙事研究,研究第一位,叙事第二位,很有可能在写的过程中喧宾夺主,这也是自己最担心的,写着写着就变成了“我的传记”。切记切记。
大家纷纷汇报,虽然没来得及听,但是大家的进度是遥遥领先于我,玲和缘写到了第三章了,晶晶是全部写完了,向优秀、努力的她们学习,不拉师门后腿。努力加油,和大家一起毕业、一起拍毕业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