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微信读书TOP200】第197名:《蛙》生育史巨作

【微信读书TOP200】第197名:《蛙》生育史巨作

作者: 九点读书吧 | 来源:发表于2024-05-26 21:48 被阅读0次

《蛙》是一部深入人心的作品,它不仅仅是莫言对乡土中国的深情描绘,更是对人性、历史与社会的深刻反思。这部小说以一位乡村妇产科医生姑姑的视角,讲述了新中国近六十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同时也反映了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所走过的艰难历程。

一、背景设定

时间背景:作品跨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近60年,特别聚焦于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阶段。

地点背景:故事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一个具有典型中国农村特色的地域。

二、主要人物

“姑姑”万心:乡村女医生,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是故事的核心人物。她的人生经历与计划生育政策紧密相连,经历了从接生者到计划生育执行者的转变。

蝌蚪:故事的叙述者,也是“姑姑”的侄子,通过他的视角,读者得以窥见“姑姑”的人生和故事背后的社会变迁。

三、剧情梗概

早期生活

“姑姑”继承父业,成为一名乡村医生,擅长新法接生,深受乡民信赖。

她以高超的医术和善良的心肠,救治了无数妇女和婴儿,被誉为“送子娘娘”。

计划生育的实施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姑姑”被任命为计划生育工作者,负责在乡村执行该政策。

她面临着巨大的道德困境,一方面要执行政策,另一方面又无法割舍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中,“姑姑”与乡民之间发生了许多冲突和斗争,也见证了许多悲剧的发生。

内心挣扎与反思

“姑姑”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其背后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她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产生了深深的负罪感。

在晚年,“姑姑”甚至因为对自身罪恶感的忏悔,连青蛙的声音都害怕,体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故事结局

小说以“姑姑”的晚年生活为结尾,她依然生活在自己亲手建造的、象征着罪恶与救赎的“蛙鸣馆”中。

通过“姑姑”的故事,小说深刻地反思了计划生育政策对个体生命和社会的影响,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善恶、道德和伦理问题。

《蛙》中的语言精美而富有特色,莫言通过对语言的巧妙运用,将故事讲述得生动而富有诗意。他的语言不仅传达了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更传达了他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这使得《蛙》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值得人们深入品读和思考的佳作。

相关文章

  • 听取蛙声一片

    《蛙》讲述了中国近六十年的农村生育史,距离80,90年代的人都是遥远的。 “计划生育”成为整个故事的大背景,在那个...

  • 读莫言作品<蛙>有感

    <1> 昨天读完了莫言的一本写计划生育苦难史的小说<蛙>.刚开始读的时候,还不清楚关于计划生育的小说,为什么会用这...

  • 读《蛙》: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生小孩?

    在《蛙》这本小说里面,通过描述“我”的姑姑的一生,既展示了几十年来的乡村生育史,又揭露了那段时间以及当下中国生育问...

  • 产品思考——微信读书

    1.微信读书算是玩的比较早的,当时玩微信读书就是觉得看书不用花钱。 微信读书时长兑换第1版:看书时长1个小时兑换一...

  • 读《蛙》:怀敬畏之心,尊重生命!

    01 莫言先生在《蛙》的一个序言里这样写道, 我的《蛙》,通过描述姑姑的一生,既展示了几十年来的乡村生育史,又毫不...

  • 《非暴力沟通》第八章  倾听的力量

    朱峥嵘第256天读书笔记 (微信...

  • 《非暴力沟通》第一章  让爱融入生活

    朱峥嵘第249天读书笔记 (微信...

  • 2019-02-14

    《蛙》读完有几天了。想写一篇读后感却又不知从何写起。 《蛙》通过描述姑姑的一生,既展示了几十年来的乡村生育史,又毫...

  • 《假性亲密关系》观后记

    《假性亲密关系》史秀雄✪✪ 微信读书第93本,用时4小时40分。这本书看了大概半个月之久,时间很长,吸收到的东西看...

  • 《蛙》| 生育的故事

    莫言先生的“高密东北乡” 不在东北,而在山东。不是个多么大的地方,却似乎发生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事儿。 第一次读莫言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信读书TOP200】第197名:《蛙》生育史巨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fc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