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很复杂的心情看这本小说,一开始是可怜,然后是担忧,最后竟有些害怕了,原来一个小孩子也能这样坏,这样阴暗的一个人就在我们身边。
朱朝阳是学习很好的一个孩子,次次成绩第一,或许他不讨人喜欢,但最起码在外人眼中,这是一个好孩子。在与母亲的单独生活中,他自理性强、懂事,在金钱上,他同样谨小慎微,在丁浩与普普初来之时,他更是在金钱上有所提防,他懂得金钱对他们母子的分量,晓得轻重,这是一个让母亲放心的孩子。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推下了自己的妹妹,逼着张东升杀了自己生父、继母,看着普普、丁浩落入张东升的陷阱丧命,杀了张东升,自己却处心积虑的用两万字的日记“洗白”,这样的心思称得上一声歹毒,可这个词语放在朱朝阳一个小孩子身上,还是有些不忍。
小说的结尾并没有说朱朝阳是否“洗白”成功,严良怀疑他了,严良也是不忍的,他最后拿着手机,不知该不该给朱朝阳一个新的开始。
他是不配的吧,他手上有六条人命,他镇定自若,他杀了这么多人只为了保全自己。朱朝阳长大后是什么样又有谁知道呢,多危险的一个孩子。可是这样的孩子又让人有些心疼,他是怎么从遵法守纪的好学生变成一个恶到骨子里的坏小孩呢?
有人说是普普和丁浩敲门的那一刻,朱朝阳的潘多拉盒子就打开了。其实,朱朝阳的心理从来都不是阳光的,无疑,他有高于常人的智商,可在学校里他并不讨喜。同学的陷害总能成功,说明老师并不喜欢他,他没有朋友,没有人维护他,他的心里话是从普普与丁浩到来之后才说出口。他努力学习还有一个原因,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这一个已经破碎的家庭,他渴望父爱,渴望完整的家庭。可这一切都成了泡影,而普普和丁浩的出现恰恰告诉他,这世界上还有处理事情的另一种方式——奋起反抗!
如果说他一开始欺负妹妹时,从担忧害怕,到后来一怒推下,心中还有些忐忑不安的话,到后来他决定杀自己生父、继母,那就是他的阴暗面的彻底释放。
故事中的三个孩子,无论是朱朝阳亦或是普普、丁浩,他们的童年都是不美好的,普普与丁浩去了特殊的孤儿院,他们家庭特殊,又无人收养,这个孤儿院是一种烙印,杀人犯的孩子。想起那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他们都是在这样的目光下长大的。像故事中普普与丁浩的童年都印证了这一点,世人眼中,他们早晚会变坏。
想起了我读过的一个故事,小偷的孩子,没有人跟他玩耍,即使他一心向善,后来那个唯一与他玩的朋友也放弃了他,后来他真的成了小偷。所以,你很难分清这样的孩子到底是先变坏还是世界先向他们投之以恶,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谁也不能否认这样的孩子会受家庭影响,他们处事方式有家庭的影子,但如果社会多给他们一些善意,他们是否会是不同的结局。
归根结底,对一个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身所经历的。朱朝阳或许是这三个孩子中最正常的一个,毕竟离婚在现今的生活中已不再是稀罕事。而朱朝阳的故事恰恰告诉我们,无论家庭是否完整,多给孩子一份关爱,多和孩子进行一份沟通。朱朝阳的悲剧很大一部分源于父亲的漠视、不负责,母亲却忙于生计,学校里,朱朝阳是封闭的孩子,他自卑,不愿与人交流。他所经受的一切不公、不甘,终是都埋在了自己的心中,等待爆发。
身边的一个故事,父母因为父亲晚归多次彻夜争吵,隔着墙,能听见孩子痛彻心扉的哭声,一个才两周的孩子,父母于心何忍?好多这样的小孩,长大了会恐婚,他所经历的,或早或晚都会印在骨子里,陪伴着他走完余生。
如果现在准备一场父母的考试,又会有多少父母能及格呢,社会上家暴、虐童的事件也不是少数,小到对孩子的独断专行,大到对儿童的肆意虐待,都在毁了孩子,这样不合格的父母,让人忧心忡忡。
我想,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一名社会人士,都应对孩子多一点尊重,多一分善意,多一些沟通,与人为善,报之以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