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才是最糟糕的暴力”,印度国父圣雄甘地曾这样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深信“寒门再难出贵子”,贫穷在他们眼中成为无知、愚昧的代名词。
然而贫穷出身的18岁女生王心仪,在以707的高分被北大中文系录取后,写下:“谢谢你,贫穷。”
“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
“贫穷可能动摇很多信念,却让我更加执着地相信知识的力量。”
这篇自述自己成长经历的文章,一天之内刷遍网络。
王心仪出生在河北省的一个贫困县——枣强县。
她还有两个弟弟,大的比她小一岁,小的弟弟还在上幼儿园;
妈妈身体不好,在家照顾长年患病、生活难以自理的姥爷,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全压在爸爸头上。
王心仪的家 / 人民日报全家的收入,就指望着家中的五亩地,和爸爸不稳定又少得可怜的工资。
逆境没有打垮王心仪,反而让她更加相信知识的力量,从小到大,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王心仪从小学到初中的奖状 / 人民日报她还非常懂事,从小就主动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家务、做农活、照顾姥爷和弟弟......
当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中时,她正只身一人在异地打工,只为减轻家里的负担。
王心仪收到的北大录取通知书 / 人民日报她认为,因贫穷遭受的坎坷、姥姥的患癌去世、同学的嘲笑和上学路途的艰辛都使她更强大。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王心仪的乐观向上、自律坚毅感动了不少网友。
只是她感谢的“贫穷”,惹来很多人反对:
“贫穷并不值得感谢,不仅带来不了什么,还会带来眼界的狭隘、卑微的心理和灰暗的生活。”
贫穷与苦难是成功者历练的资本,但对于失败者来说,什么都不是。
2
贫穷,为什么不值得感谢
促成王心仪成功的并不是贫穷本身,相反,贫穷使她承受了许多她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伤痛,也徒增了许多挫折。
心怡在文章中写到自己因贫穷受的那些苦:
“一辈子勤勤恳恳的姥姥的离世,让幼小的我第一次感到被贫困扼住了咽喉”;
“经济的窘境的确将一家人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她很早就意识到钱并不是一个世俗的东西,而是她家庭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贫穷意味着生存永远是第一位。
家境好的孩子在父母搭建好平台上踮一踮脚达到的高度,有些人孤身奋战,奋力一搏也不一定能企及。
坚强的王心仪在贫穷中乐观成长,不少“穷孩子”却被生活折磨得心力交瘁,他们极度自卑,缺乏幸福感。
宁夏大学一项针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显示:
对生活状况不满意的贫困生占贫困生总数的73.27%,体会不到生活幸福的占贫困生总数的64.51%,存在着抑郁状态的有52.23%。
《中国教育学刊》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也表明了同样的现象:
“贫学生”会在很多方面觉得无助、无奈,长期下去,便会形成封闭、自卑、偏激甚至仇视等心理,致使自己被孤立。
王心仪的上学路充满坎坷,妈妈、弟弟和她挤在同一辆自行车上,要经历泥泞的下雨天,寒冷的积雪路和无止境的黑夜。
许多家境优渥的同龄人,此时正在舒适的家中看书,上各种特长班、训练营,畅游国内国外。
“穷孩子”们需步步谨慎,以免一步错一生错。
如同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所写:
“现在我已全然明白,像我这样出身卑微的人,在人生之旅中,如果走错一步或者错过一次机会,就可能不值钱地被黄土埋盖;要么,就可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浪潮中成为无足轻重的牺牲品。”
读书成为他们改命的唯一捷径,可像王心仪家这样,懂得教育的意义并发自内心支持的并不多,更多相似家庭的孩子会早早辍学,结婚生子,将每分钱的意义看得比知识重要得多。
他们走在一条最艰难的路上,活得小心翼翼,在生活的高压下喘不过气,梦想、未来于他们来说是虚无缥缈的,生存才是目前最紧要的任务。
他们忍受物质和精神匮乏的痛苦,对于明天,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苦难没有意义,对苦难的思考才有意义。同样的,贫穷本身,也不值得感谢。
3
真正该感谢的,是家人和自己
贫穷的环境可以磨砺或锻炼人,但不一定能使人成功。
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存在,但事在人为并非没有道理。
与其感谢贫穷的成长环境,一直以来陪伴身边的父母,逆境之中顽强成长的自己更值得被记住。
信中,王心怡多次提到了妈妈、弟弟,这些和她血脉相连的亲人是她家庭教育的重要一部分。
好的家庭教育往往更有机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好的父母也能向孩子传达出正确的人生观。
王心仪妈妈的两句话藏着女儿成功考上北大的重要秘诀。
“不用理他,踏实做事就好。”
在王心仪因衣服破旧被同学嘲笑时,妈妈让她学会抬起头,走好自己的路,而不是被他人的评价束缚停滞不前。
谈到学习知识时,妈妈这样说:“这是一条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道路。”
有人说,父母的眼界和格局里,藏着孩子二十年后的样子。
王心仪的妈妈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她算术背诗的能力,一岁的王心仪能背诵多首诗词,比别人早上一年学……这和这位有远见妈妈的努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父母传达的态度会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同样,除了三观超正的教育,王心仪家庭的日常生活也充满爱。
每天上下学的一公里是和弟弟一起玩雪,和妈妈交流学习情况的快乐时光;
平常和妈妈捉虫喂鸡,和弟弟爬树摘果,亲自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和爱自己的家人一起,王心仪的成长环境撇开贫穷,显得丰富多彩。
当然,最需要感谢的人还是王心仪自己。
生活贫瘠,精神却不贫瘠。这难能可贵的品质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经历过生活的种种困境后,王心仪依然选择笑对人生。
《成长型思维》的作者 Jo Owen 提出:“当遭遇重大挫折,或者重要的人生目标受到倾轧时,乐观主义者突破重围的成功率远高于悲观主义者。”
乐观的品质能使人形成成长型思维,使其最大程度地接受挫折,并且从失败中获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
逆境生长,能开出更加动人的花。
不只是学习努力,王心仪还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小学开始的名列前茅和满墙的奖状都是她努力的见证;培养画画、唱歌、演讲多种爱好,关注国际时政则是她自身思想的扩展。
就像她的班主任对她的评价一样:“视野开阔,格局很大。”
学习上脚踏实地,全面发展;生活中懂得满足,苦中寻乐。王心仪考上北大也似乎不那么意外了。
四个多月前,她在全校师生面前喊出的那句话:“只要站起比跌倒多一次,我们便没有辜负这段青春、这段韶光!”
比起感谢贫穷,开明的家庭、有远见的父母、不服输的自己才更值得肯定。
4
跳出家庭怪圈,改变人生态度
按很多人的印象,一个人很难脱离原生家庭的羁绊。
为何王心仪成功逆袭?
心理学上有个经典问题:我们的过去(尤其是童年)能否决定我们的未来?
哈佛大学法学院曾发起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选取了456个出生于社会地位和经济都相对弱势的家庭的孩子。
他们中有一半的家庭生活在贫民窟,有三分之二的家庭需要领取社会福利。
其中11个男生被认定有最糟糕的童年环境,他们童年就表现出低自尊,面对着父母离异、母亲精神疾病、父亲酒精成瘾或精神迟滞之类的困境。
14岁,这11个孩子接受了第一次访谈,研究者普遍认为他们将来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25岁,第二次访谈,这11个人仍在经历某些心理困境。
47岁,再接受访谈时,这11位研究对象,有8位已经有了体面的工作、稳定的婚姻和爱情,并且发展出健康的心理水平。
虽然他们并没有取得什么卓越的成绩,只是过上了大多数普通人一样的安稳生活,但他们无疑跳出了家庭轮回的怪圈,摆脱了原生家庭的诅咒。
这也说明,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人生发展会构成影响,但影响有限。
它决定了我们人生的起点,人生轨迹却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周星驰很小父母离异,和妈妈一起去香港讨生活,从小成长在《功夫》里的“猪笼寨”一样鱼龙混杂的贫民区,性格孤僻,不爱说话。
更加不幸的是,他并不具有读书过人的本领,作为一个差生,校长、老师也不爱搭理他。
这样的成长环境,周星驰却一直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
跑龙套时,他会为演好一个死尸反复琢磨,为演好一个宋兵甲和导演据理力争……
这些经历,都在日后被他拍进了自传式电影《喜剧之王》中去。
贫穷也许会阻碍人生画卷的展开,不自弃却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其实,更加震撼的事实是,在很多寒门子弟放弃努力的同时,他们眼中本应纸醉金迷的富二代,却经常表现出一种“找罪受”的坚持。
“有的人脑子里有很多成见,为了捍卫这种成见,他对世界有一种选择性的失明,这样的人就不能用环境为自己开脱了。”
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
“人类最后的自由,在已给定的环境下选择态度的自由。环境可能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唯有改变自己的态度。”
给文章点个赞吧,走到今天,请记得感谢自己。
网友评论
一个巴掌五个指 指指长短不一样 但是少了那个都会不方便 那每个只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便是守护平衡
没有人愿意出生买贫困户家庭 那既然无法选择 深挖自身潜能 立自己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