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亲子教育
致那些年以犟嘴为名挨过的打

致那些年以犟嘴为名挨过的打

作者: 卡酱驻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6-03-29 10:58 被阅读96次

上周太忙,抽不出时间写文。天知道我一直文思泉涌,灵感不断,压都压不住....

总之,谢谢各位的不离不弃,这周开始我会努力码字的。

前两天家里老太太微信上抛了一个视频,大致是一名少女街头为某事跟路人大声争执然后被K.O.的故事。祖国大地每天上演不同版本的口角到武斗的事,本也没什么稀奇。

忿忿的是老太太伴随视频的结论是「孩子犟嘴就是要大人管,不管社会就要管」

啊啊啊啊~~看到犟嘴两个字我肾上腺激素腾腾腾飙升瞬间要爆表的节奏。

人生有二十几年都活在「犟嘴」的阴影里,经济独立外加自己当妈外还要拼死反抗的前提下,老太太才不再「以孝为名」对我挥舞「犟嘴」的大棒,在此之前听到最多的就是

「再犟嘴再犟嘴,气死我你的好日子就来了」

「你看看谁家谁谁谁,人家从来不犟嘴,你就不能学学人家啊」

激烈之时还会上演全武行

我妈对犟嘴的定义简单清晰,观点与她不同就是犟嘴,是错误的,邪恶的,不符合中国五千年传统美德的,是要强力镇压的。

这种亲子关系导致了两个直接后果。一是到如今都跟老太太习惯性没话说,因为你说什么她都要纠正,少说少错,不说不错;二是我妈迄今都认为我是一个沉默无聊而严肃的人,时时会恨铁不成钢的劝我在外人跟前要活泼热情一些。

我若有一天走丢了,按我妈提供的线索铁定是找不到我的。

这样的成长背景让我对Luca的教育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以父母为天的教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绝不是疏远的亲子关系那么简单。控制,是最差的教育。很多成人本来什么都不懂,在社会上即竞争不过同僚,又每天被领导骂的跟狗一样,但是有朝一日成了父母,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回到家就变成绝对的正确和权威,不断去纠正孩子、控制孩子。这样的控制关系体现在孩子面前就是我说了算,你说了不算,我供你吃喝你怎么可以不听我的,我永远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家长制又往往催生出暴力关系,孩子不服从,父母就用武力和语言威胁压制到你服从。

这样的孩子除了在物质生活上更优渥以外,依然像活在旧社会,孩子愈小,自我独立意识愈差,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就愈多。童年时期被思想和言论禁锢的孩子,在心智发展上同正常的孩子有着不小的差别。首先就是概念不清,他们不容易看到客观的现实,而是受刺激后的事物,世界就不是原本的世界,而是经过他加工的世界,长大后看待社会和事物都会发生不小的偏差。

幸运的会在成长过程中意识到性格的缺陷并且加以修正和改善,摆脱父母强加的烙印,变成更好的人;那些不幸运往往成为父母的复刻版,然后一代代的这么复刻下去。

爱孩子,不是简单的心里有爱,而是一门严肃的学科。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你都不是一枚世俗意义上成功的大人,即便你把毕生功力传授给孩子,他们最好的情况也不会超过你的成就。

与中国的传统教育观点不同,蒙特梭利教育认为孩子是自我教育的,父母要做的就是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爱不是想当然自以为是的爱,也并不是所有的成人都拥有爱人的能力,童年没有从父母得到足够爱的成人,是没有能力多余的爱去爱他人的。如果父母的心理年龄还停留在童年,他更关注自我感受,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爱,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如果孩子不领情,父母还会大发雷霆觉着孩子不知好歹,同孩子怄气,对着干,必须要战胜孩子。他不能作为一个成人宽容的对待孩子,容纳和理解孩子,甚至他还需要孩子反过来哄着她,这样的父母本身还是孩子。更糟糕的是那种情绪不稳定的父母,发泄全凭心情而不是统一的标准,那么孩子整个童年时期都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察言观色,不停的揣摩和应付,陷入缺乏安全感带来的情绪上的不安和焦虑,成人后最直接的副作用就是缺乏自信,以讨好爱人和朋友为生存法则,害怕被抛弃。

父母不是神,尤其自身还背负着童年阴影的成人,给孩子爱与自由并不容易。但是,我们至少应该保持自我察觉,做诚实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走下神坛,认知到自我的不完美,并且与孩子共同成长。

蒙特梭利说过「对人的惩罚莫过剥夺他人格的尊严」,任何花里胡哨的爱之前,至少对孩子的爱心存敬畏,尊重他的体验和感受,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让他明白你对他是无条件的爱,不因他的表现是否合你的心意而改变,这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前提。父母若是以平等和尊敬的态度对待和理解孩子,这个孩子必定会内心有爱,自信快乐和勇敢,

情绪往往是衡量爱的关键,无论你是工作不顺抑或大姨妈来袭,至少不要把在外人面前不敢发泄的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他现在毫无办法才不得不任你摆布,去看看豆瓣上知名的小组「父母皆祸害」就晓得肆意妄为的父母晚年会自食其果。当然,没人可以一直好心情,生活总有太多的糟心事,但至少可以对孩子诚实沟通自己的感受。若因为经济制约无法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诚实的跟孩子坦白「我们的预算里没有这项,也超出了我们的消费能力」,而不是挑剔毛病,攻击玩具的不好。孩子是非常敏感的,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他们感到自卑和可耻,迎合父母压抑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严重的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成为似乎无欲无求自我坍塌的老好人。

亲子关系,比教育和智商开发重要一万倍。

一直以来,我更关注Luca健康性格的塑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的平和有爱,不妖魔化社会,对世界保有善意和适当的警惕。而对那些开发智商,培养天才的书籍和方法则不甚关注,一方面因为相信智商遗传论,以我和卡爹的资质,Luca虽然笨不到哪里去,但是除非祖坟喷火,他也不大可能成为爱因斯坦之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验证他是普通人打击我们母子俨然不是智者所为。再者,我更相信「性格决定命运」,天才挂钩不幸人生的比例高的惊人,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质更容易拥有幸福人生。那么什么决定性格呢?从心理学角度说,童年遭遇的亲子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心里,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一整套的内在关系模式塑化了成人后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在着力关注知识的填充和技能的培养前,优先缔造真实可靠的亲子关系和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才是父母优先要做的。

父母的教育是一生的修行,你我共勉。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们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纪伯伦

你或许还会喜欢这些文章

爸爸被亲儿子嫌弃怎么破?

你为什么要剥夺孩子奋斗的权利?

不要因为孩子被狗猫咬,就吓得魂飞魄散

送孩子出国就是灿烂童年?别傻! |卡酱驻时光

以亲子之名,行走江湖,这里不仅有亲子旅游、科学育儿 、败家 、理财、还有八卦和各种不靠谱的人生感悟。

卡酱妈妈写字的地方

相关文章

  • 致那些年以犟嘴为名挨过的打

    上周太忙,抽不出时间写文。天知道我一直文思泉涌,灵感不断,压都压不住.... 总之,谢谢各位的不离不弃,这周开始我...

  • 那些年我们挨过的打

    被简单粗暴养大的孩子,成为简单粗暴养孩子的妈妈。不知不觉中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被柚子从噩梦中的哭喊当头一棒。 以往...

  • 那些年,我挨过的打

    我们七十年代这帮家伙,小时候家里一般都有弟兄姊妹三、四个,有些家庭甚至六、七个。孩子多了,大人整天忙生计,自然不会...

  • 那些年弟弟挨过的打

    既然回忆涌来,不如在记忆的长河中扑腾个够,那些溅起的水花,是曾经那一张张笑脸,我承认我想念孩童时光了。 在那满眼绿...

  • 日更|那些年挨过的打

    从小,我就挨过无数的打,我妈打的最多,我把经常出门在外打工,打得机会少。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真的调皮还是天生就挨打的...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挨过的打

    请诸位莫笑,或许有人挨过打,有人从未挨过打。挨过打的,且莫脸红,且莫心慌;当然,没挨过打的,也不要偷着乐,不要...

  • 求学之路-那些年我挨过的打

    从小到大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乖孩纸,从来没有想过我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也会被老师揍。 那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

  • 那些童年挨过父母的打

    我觉着哈,没有挨过父母打的童年不是完整的童年! 比方,你像我,我是家里的老幺,上面两个姐姐,按说这样的结构组织来说...

  • 那些年以丑为名的伤害

    老实说,我不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丑女。到现在我的亲戚朋友会形容我是长相清秀。可是每当和别人站在一起时,我总觉得自己是...

  • 挨过的打

    小时候,我是不是也可算做“别人家的孩子”?听话,勤快。二妹妹懒,不愿走路,我比她大一岁,可到哪玩都让我背着。一个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那些年以犟嘴为名挨过的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hs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