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没有放弃探索坚持写作的意义是什么,现在依旧如此,一边写一边反思。
无论是什么样题材的作品,都是写作者在向读者展示自己,好的作者,一定是把最真实、最深处的自己展示给读者的人,如果一个作品充满伪装,或者毫不走心,不仅不能打动读者,更不能打动自己,想在写作中获得快乐和幸福就只能是空谈。
![](https://img.haomeiwen.com/i24778465/cf5a16a486b174ca.jpg)
剥开身边人、身边物!
刚入门的作者喜欢写经历,而且都是让自己记忆深刻的经历。
但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单纯的纪实,往往会写着写着就落入没有东西可写的境地。
这是瓶颈,也是提高写作的关键期。这个时候我会开始把写作方向转移到发现身边习以为常的事情上、以及司空见惯的物体上,能够将一件平常的事、平常的物晕染出不一样的色彩,这就是跨阶的提高。
这样写着写着,我也更加热爱自己枯燥的生活。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这个过程很长,我想如果能在这个阶段花费心思的写作者,一定是能有大成的!
就如我们少年时学到的朱自清的那篇《背影》,写的是父亲去给他买桔子时,他看到父亲的背影所产生的一些想法。就是这一个小小的情节,触动了作家的内心,他在父亲爬下月台又爬回来时,想了很多很多。
这便是细节打动人,也是作家内心细腻的特别之处。生活中有许多小事,都是这样随时随地就发生了,你捕捉到它的光影,它就成为了永远。
这个阶段是用心留意身边的人和物,也是用心探索自己的开始,是剥开自己的前提。
剥开自己
我个人很喜欢贾平凹,喜欢他直抒胸臆地将人性的丑陋层层剥开,给读者以心灵般的震撼。
一次,贾平凹来复旦演讲!却被一个漂亮的“女大学生”回怼:“你们这些作家,为什么不能写点正经东西,写来写去都是男欢女爱 !”
贾平凹不好意思地说道:“不是我故意这样写,而是现实就是那样。那时候世道不好,上一代人的压力都太大了,日子过得不顺畅,所以就往女人身上靠。
对啊,现实就是这样,没能“剥开”自己的人是无法洞悉现实的。
写作者如果不能一层层剥开自己,了解自己最深层的欲望,不能直面自己隐藏在潜意识里的丑陋,哪能保证写出的东西是现实的?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如果能真诚地面对“赤裸”的自己,才能发现更独一无二的自己,才能发现埋藏在“丑陋”中隐约的美。
若将自己的道德和情感永远“束之高阁”,每个文字都是在修饰自己,修饰世界,写出来的东西无法直指人心,是“空虚”的美文!
真实的东西,永远是最有力量的!
比如一场维密秀
不是每个人都是来欣赏艺术和时尚的,大多人都是来看美腿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4778465/5c595a300d58d861.jpg)
剥开自己,真实感知世界
剥开自己,“赤裸”地面对世界,这个状态才能无隔阂地融入世界。
我个人最喜欢的《百年孤独》已经反复读了很多遍。
这是一本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作者不仅写尽了当时的现实,也写尽了自己对孤独的感悟。
书中直指人心的好句有很多,如: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如果不是尝尽孤独,将自己的孤独完全剥开,是无法有此感悟的。
若非写作者义无反顾地将自己扔进孤独的“大海中”,灵感永远无法到来!
浅见一篇,不用包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