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 | 方剂比较

作者: 148a4098b41a | 来源:发表于2019-06-18 14:15 被阅读0次

1. 麻黄汤和桂枝汤

同属辛温解表剂,都可用治外感风寒表证。麻黄汤中麻、桂并用,佐以杏仁,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而无汗喘咳之表实证;桂枝汤中桂、芍并用,佐以姜、枣,发汗解表之力逊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风发热而有汗出之表虚证。

2 .银翘散和桑菊饮

都是治疗温病初起的辛凉解表方剂,组成中都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五药。但银翘散用银花配伍荆芥、牛蒡子、竹叶,解表清热之力强,为“辛凉平剂”;桑菊饮用桑叶、菊花配伍杏仁,肃肺止咳之力大,而解表清热作用较银翘散为弱,故为“辛凉轻剂”。

3.蒿芩清胆汤和小柴胡汤

均能和解少阳,用于邪在少阳、往来寒热、胸胁不适者。但小柴胡汤以柴胡、黄芩陪人参、大枣、炙甘草,和解中兼有益气扶正之功,宜于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蒿芩清胆汤以青蒿、黄芩配赤茯苓、碧玉散,于和解之中兼有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之效,宜于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者。

4.四逆散和小柴胡汤

同为和解剂,同用柴胡、甘草。但小柴胡汤用柴胡配黄芩,解表清热作用较强;四逆散则柴胡配枳实,升清降浊,疏肝理脾作用较著。故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四逆散则为调和肝脾的基础方。

5.犀角地黄汤和清营汤

均以犀角、生地为主,以治热入营血证。但清营汤是在清热凉血中伍以银花、连翘等轻清宣透之品,寓有“透热转气”之意,适用于邪初入营尚未动血之证;犀角地黄汤配伍赤芍、丹皮泻热散瘀,寓有“凉血散血”之意,用治热入血分而见耗血、动血之证。

6.仙方活命饮和普济消毒饮

均属于清热解毒剂。但普济消毒饮所治为大头瘟,系肿毒发于头面者,以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为法,并佐以升阳散火,发散郁热;仙方活命饮则痛治阳证肿毒,于清热解毒中,伍以行气活血,散结消肿之品,对痈疮初起更宜。

7.左金丸和龙胆泻肝汤

皆用于肝经实火,胁痛口苦等证。但左金丸主要用于肝经郁火犯胃之呕吐吞酸等证,有降逆和胃之功,而无清利湿热作用,泻火作用较弱;龙胆泻肝汤主要用于肝经实火上攻之目赤耳聋,或湿热下注之淋浊阴痒等症,有清利湿热之功,而无和胃降逆作用,泻火之力较强。

8 玉女煎和清胃散

同治胃火牙痛。但清胃散重在清胃火,以黄连为君,属苦寒之剂,配伍升麻,意在升散解毒,兼用生地、丹皮等凉血散瘀之品,功能清胃凉血,主治胃火炽盛的牙痛、牙宣等症;玉女煎以清胃热为主,而兼滋肾阴,故用石膏为君,配伍熟地、知母、麦冬等滋阴之品,属清润之剂,功能清胃火、滋肾阴,主治胃火旺而肾水不足的牙痛及牙宣诸症。

9 白头翁汤和芍药汤

同为治痢之方。但白头翁汤主治热毒痢疾,乃热毒深陷血分,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使热毒解,痢止而后重自除;芍药汤治下痢赤白,属湿热痢,而兼气血失调证,故治以清热燥湿与调气和血并进,且取“通因通用”之法,使“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两方主要区别在于:白头翁汤是清热解毒兼凉血燥湿止痢,芍药汤是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用。

★10 小建中汤与桂枝汤

小建中汤是由桂枝加芍药汤,重用饴糖组成,然其理法与桂枝汤有别。桂枝汤以桂枝为君,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营卫不和证;小建中汤以饴糖为君,意在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主治中焦虚寒,虚劳里急证。

11 小建中汤和理中丸

同为温中祛寒之剂,但理中丸纯用温补药物,以温中祛寒,益气健脾为主。小建中汤乃温补药配以调理肝脾之品,重在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12 四逆散、四逆汤和当归四逆汤

三方主治证中皆有“四逆”,但其病机用药却大不相同。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入里,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腕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症;四逆汤之厥逆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症;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因其寒邪在经不在脏,故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兼见肢体疼痛等症。因此,三方用药、功用全然不同,正如周杨俊所言:“四逆汤全在回阳起见,四逆散全在和解表里起见,当归四逆汤全在养血通脉起见”。

13 四君子汤和理中丸

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14 玉屏风散和桂枝汤

均可用于治疗表虚自汗,然玉屏风散之自汗,乃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所致;桂枝汤证之自汗,因外感风寒,应为不和而致。故玉屏风散功专益气固表止汗,兼以祛风;而桂枝汤则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取效。

★15 归脾汤和补中益气汤

同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以益气补脾。归脾汤以补气药配伍养心安神药,意在心脾双补,复二脏生血、统血之职,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以及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补中益气汤是补气药配伍升阳举陷药,意在补气升提,复脾胃升清降浊之能,主治脾胃气虚、气陷之少气懒言、发热及脏器下垂等。

★16 一贯煎和逍遥散

都能疏肝理气,均可治肝郁气滞之胁痛。不同之处:逍遥散疏肝养血健脾的作用较强,主治肝郁血虚之胁痛,并伴有神疲食少等脾虚症状;一贯煎滋养肝肾的作用较强,主治肝肾阴虚之胁痛,且见吞酸吐苦等肝气犯胃症状者。

17 酸枣仁汤和天王补心丹

均以滋阴补血,养心安神药物为主,配伍清虚热之品组方,以治阴血不足,虚热内扰之虚烦失眠。酸枣仁汤重用酸枣仁养血安神,配伍调气行血之川芎,有养血调肝之妙,主治肝血不足之虚烦失眠伴头目眩晕、脉弦细等;天王补心丹重用生地黄,并与二冬、玄参等滋阴清热为伍,更与大队养血安神之品相配,主治心肾阴亏血少,虚火内扰之虚烦失眠伴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18 定喘汤和苏子降气汤

均为降气平喘之常用方。定喘汤以麻黄、白果与黄芩、苏子配伍,组成宣肺散寒,清热化痰,降气平喘之剂;苏子降气汤以苏子降气平喘为君药,配以下气祛痰之品,更用肉桂温肾纳气,当归气病调血,用以治“上实下虚”之喘咳,但以上实为主。

★19 黄土汤和归脾汤

两方均可用治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黄土汤中以灶心黄土合炮附子、白术为主,配伍生地、阿胶、黄芩以温阳健脾而摄血,滋阴养血而止血,适用于脾阳不足,统摄无权之出血证;归脾汤重用黄芪、龙眼肉,配伍人参、白术、当归、茯神、酸枣仁、远志补气健脾,养心安神,适用于脾气不足,气不摄血之出血证。

20 桑杏汤和杏苏散

均可轻宣外燥,用治外燥咳嗽。杏苏散所治系外感凉燥证,凉燥束肺,肺失宣降,津液不布,痰湿内阻,故以杏仁与苏叶为君,配以宣肺化痰之品,所谓苦温甘辛法,意在轻宣凉燥,理肺化痰,可使凉燥解而津液布。桑杏汤所治系外感温燥证,温燥外袭,肺津受灼,故以杏仁与桑叶为君,配伍清热润燥,止渴生津之品,所谓辛凉甘润法,意在轻宣温燥,凉润肺金,可使燥热清而津液复,诸症自除。(已用)

21 桑杏汤和桑菊饮

均用于桑叶、杏仁,皆可治疗外感咳嗽、受邪轻浅、身热不甚、口渴、脉浮数等症。但两方中同中有异,桑菊饮方中配伍薄荷、菊花、连翘、桔梗、甘草、芦根,侧重于疏散风热,为辛凉解表法,治疗风温初起,津伤不甚,仅见口微渴,多伴见无风、头疼等风热表证;桑杏汤虽亦配伍辛凉解表的豆豉和清泻肺热的栀子皮,但更用养阴润肺生津的沙参、梨皮,以及润肺止咳化痰的贝母,为辛凉甘润之法,主治外感温燥,津伤程度相对较甚,口渴明显,多伴见咽干鼻燥等症者。

22 清燥救肺汤和桑杏汤

同治温燥伤肺,但邪气有深浅,病症有轻重。桑杏汤证属温燥邪伤肺卫,肺津受灼之轻证,症见身热、咳嗽不甚、右脉数大者,治以轻宣清透合以凉润为法;清燥救肺汤证为燥热伤肺,卫气同病而气阴两伤之重证,症见身热较高、咳嗽较频,甚则气逆而喘、胸膈满闷、脉虚大而数者,治以清宣润肺与养阴益气并进。

23 甘露消毒丹和三仁汤

均为清热利湿之剂,治疗湿热留滞气分之证。三仁汤配伍滑石、通草、竹叶三焦分消,重在祛湿,宣畅气机,故宜于湿多热少,气机阻滞之湿温初起或暑温夹湿证;甘露消毒丹重用滑石、茵陈、黄芩,配伍悦脾和中、清热解毒之品,清热利湿并重,兼可化浊解毒,故宜于湿热并重,疫毒上攻之证。

24 猪苓汤和五苓散

均为利水渗湿之常用方,其中泽泻、猪苓、茯苓为两方共有药物,皆治小便不利、身热口渴。然五苓散证乃因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而致,故配伍桂枝温阳化气兼解太阳未尽之邪,白术健脾燥湿,共成温阳化气利水之剂;猪苓汤所治之证乃因邪气入里化热,水热互结,灼伤阴津而成里热阴虚,水气不利之证,故配伍滑石清热利湿,阿胶滋阴润燥,共成利水清热养阴之方。

25 苓桂术甘汤和五苓散

均为温阳化饮之常用方,组成中同有茯苓、桂枝、白术。五苓散以泽泻为君,臣以茯苓,猪苓,直达下焦,利水渗湿为主,主治饮停下焦之头眩、脐下悸、或吐涎沫等症;苓桂术甘汤以茯苓为君,臣以桂枝温阳化饮为主,四药皆入中焦脾胃,主治饮停中焦之胸胁支满、头眩、心下悸等症。

想了解更多中医考研干货请关注公众号:高教医考 ,更多刘应科老师的中医考研书籍请到天猫云图盛世图书专营店选购,更多强化知识点可关注高教考试在线官网,有免费中医课程相送哦~请加中医考研交流群:1016661936

相关文章

  • 中医考研 | 方剂比较

    1. 麻黄汤和桂枝汤 同属辛温解表剂,都可用治外感风寒表证。麻黄汤中麻、桂并用,佐以杏仁,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

  • 中医考研 | 方剂干货

    再造散 1.组成 黄芪、人参、桂枝、甘草、熟附子、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煨生姜。 2.用法 水二盅,煎至一盅,温...

  • 中医考研 | 方剂精华笔记

    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 《五十二病方》: 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内经》: 最早中医理论著作,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

  • 中医考研 | 方剂必考点

    一、药物组成配比: ⒈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 ⒉当归六黄汤:黄芪:当归=2:1 ⒊六一散:滑石:甘草=6:1...

  • 中医考研 | 方剂必考点

    第一章方剂学总论(一) 一 方剂、方剂学的概念 1.方剂: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 选择合适的药物, 酌定用量用法...

  • 中医考研 | 方剂必考点

    再造散 1.组成: 黄芪、人参、桂枝、甘草、熟附子、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煨生姜。 2.用法: 水二盅,煎至一盅...

  • 中医考研 | 方剂必背点

    柴葛解肌汤 1.组成 柴胡、干葛、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石膏、大枣、生姜。 2.功用 解肌清热。 3...

  • 中医考研 | 巧记方剂组成

    小柴胡汤:参芩柴草大夏姜 蒿芩清胆汤:青竹茹碧玉,茯夏黄陈枳(青竹如碧玉,服下黄橙汁) 达原饮:草果仁知厚药芩榔 ...

  • 中医考研——方剂学概述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用法,按照组方原则,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学是研究方剂组方原理...

  • 中医考研 | 重点方剂记忆要点

    1、九味羌活汤:此方的配伍意义中提到了“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方中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善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考研 | 方剂比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lf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