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 | 方剂必考点

作者: 148a4098b41a | 来源:发表于2019-06-28 09:54 被阅读0次

    第一章    方剂学总论(一)

    一 方剂、方剂学的概念

    1.方剂: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 选择合适的药物, 酌定用量用法, 按照组方原则, 妥善配伍而成。

    2.方剂学:研究方剂组方原理、配伍规律及其临证运用的一门学科。

    历代医家成就与代表作

    时期医家代表作意义

    先秦《五十二病方》现存最古老的方书,医方283个。

    两汉《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提出了系统总结了整体治疗、标本缓急、三因制宜等治则理论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融理法方药为一体,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魏晋南

    北朝

    葛洪《肘后备急方》显著特点:“简”“便”“廉”“效”

    为青蒿素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刘涓子《刘涓子鬼遗方》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

    隋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共载方7500余首

    王焘《外台秘要》收方6000余首,整理并保存了一大批唐代及唐以前的医方

    宋元

    唐慎微《证类本草》首开本草附列医方的先例

    《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颁行的成药药店。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系统阐述了张仲景《伤寒论》常用方20首的组方原理及方、药间的配伍关系,开方论之先河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出于此书,首创脏腑辩证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火热论”创河间学派

    张从正《儒门事亲》“病由邪生,邪去正安”以汗、吐、下三法攻邪

    李杲《脾胃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益脾胃之法

    朱震亨《丹溪心法》“相火论”主张滋阴降火之法

    明清

    朱橚《普济方》现存我国古代载方最多、规模最大的方书

    吴昆《医方考》方剂学发展史上第一部从理论上详细剖析方剂的专书

    王肯堂《证治准绳》收方之广,向为医界所称道

    张介宾《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创制的部分方剂,对后世影响极大

    汪昂《医方集解》以治法、病因并结合专科用方,首开综合分类方剂的先例

    三. 治法的概念、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1.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2.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以法统方”“以法组方”“以法遣方”

    “以法类方”“以法释方”

    四 常用治法及其应用

    1.八法

    清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中提到了医学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①汗法: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之邪随汗  于而解的方法

    适应证:麻疹初起。水肿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疟疾、痢疾有寒热表证(麻疮肿疾)

    注意:适度发汗(通身微汗出) /药常不宜久煎

    ②吐法: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注意: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

    ③下法: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邪在胃肠而致的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证俱实者

    分类: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④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

    ⑤温法:温里祛寒的方法

    适应证:里寒证。或寒邪直中于里,或阳气受损,或素体阳气虚弱,以致寒从中生分类: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⑥清法: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的方法清除里热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里热证

    分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虛热

    ⑦消法: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⑧补法: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气虚、血虛、阳虚、阴虚、脏腑虛弱

    分类: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

    真枪实练

    1.古代医籍中,系统论述“八法”者,首推(1992-41)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伤寒明理论》     

    D.《医学心悟》    

    E.《医方集解》

    2.治法是(1996-143)

    A.在辨证审因之后,有针对性的治疗的方法     

    B. 指导选药组方的原则

    C.运用成方的指导原则              

    D. 治疗一切疾病必须遵循的原则 

    3.我国历史上最早从理论上剖析方剂的医家是(1997-41)

    A.张仲景   

    B.成无已    

    C.李时珍   

    D.汪昂 

    E.昊鹤皋

    4.方剂学发展史上第一部从理论上详细剖析方剂的专书是(2000-42)

    A.《医方集解》      

    B. 《金匮要略方论》      

    C.《医方考》 

    D.《成文便读》     

    E. 《古今名医方论》

    5.麻疹初起,疹点隐而不透者,宜选用的治法是(2008-53)

    A.汗法     

    B.和法      

    C.托法       

    D.消法

    6. “消法”的理论依据是(2009-151)

    A.甚者从之   

    B.结者散之    

     C.逸者行之   

    D.坚者削之

    7.首创方论的医学家是(2012-43)

    A.汉·张仲景     

    B.金·成无已     

    C.明·吴昆       

    D.清·汪昂 

    8.最早记载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的医籍是(2014-43)

    A.《汤液经法》     

    B. 《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 《肘后备急方》

    答案与解析:

    1.D。清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提出:“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2.ABC。D选项指的是治则,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指导治法的总原则,比如“扶正祛邪”;而治法是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定的针对疾病与证候的具体治疗大法、治疗方法和治疗措施,比如益气、养血、滋阴、扶阳就是扶正的具体体现,发汗、清热、活血、涌吐、泻下就是祛邪的具体体现。

    3.B。

    4.C。明清时期,着意于释方训义,出现了第一部方论专著一吴昆的《医方考》。

    5.A。

    6.BCD。此题选项皆来源于《黄帝内·至真要大论》。“甚者从之”,指的是从治法,即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如寒因寒用、热因用。“逸者行之”,逸即滞塞不通,指气血不通畅,可以用行气血的方法治其瘀滞。“结者散之”,指凝结积聚之病,可以用消积散结的方法治疗。“坚者削之”,指坚实的痛积、肿块一类疾病,可以用攻削软坚的方药治疗。

    7.B。

    8.B。

    想了解更多中医考研干货请关注公众号:高教医考 ,更多刘应科老师的中医考研书籍请到天猫云图盛世图书专营店选购,更多强化知识点可关注高教考试在线官网,有免费中医课程相送哦~请加中医考研交流群:101666193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考研 | 方剂必考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oj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