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光
干爷爷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人。
从我记事起,他就已经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那时候,哪家兄弟姐妹之间闹矛盾了,哪两家因为争水、争地皮吵起来了,哪家两口子打架了……都会请村长或者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来调解,干爷爷就是坐在调解席上的常客之一。
干爷爷能成为调解席上的常客,不仅仅是因为他年龄大,吃过的盐比大家吃过的米还多,更是因为年轻时的干爷爷也干过一些了不起的事情。
解放前,村里匪患严重,时不时会有土匪进村打家劫舍。我曾经听奶奶说,那时候日子艰难,还整日提心吊胆,平时家里有点贵重的钱财物品,都要想办法藏好。听说土匪要来,村里的男女老少就跑到山坡上躲起来,等土匪走了再回家收拾残局。
彼时还是年轻小伙子的干爷爷看不下去了,站出来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团结抵抗。在干爷爷的号召下,家家户户的青壮年男人,有猎抢的拿猎抢,没猎抢的拿锄头、镰刀、扁担、门杠等和土匪火拼。每次交战,干爷爷都会带头冲在前面,几个回合下来,土匪光顾我们村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我爷爷也是在对抗土匪的“自卫反击战”中,因为性格相合和干爷爷成为了生死之交,之后又因为缘分成了干亲家。
解放后,村子里组建生产队,干爷爷被村民们推举为第一生产队的队长,我家也是第一生产队的成员。我爸曾经无比崇拜地说起干爷爷这个生产队长:“你干爷爷想法多,门路广,别说当个小队长了,就是当村长、乡长都绰绰有余。”
当上生产队长后,干爷爷就开始规划小队的幸福生活,在他的带领下,第一生产队的村民们也确实过上了几年好日子。首先是改善生产力,也不知道他怎么弄的,生产队成立不久就有了一辆公用马车,平时拉粮食、拖煤炭都有马车可以用,村民的劳动力得到了解放。之后,干爷爷又在生产队里安装了面条加工机,又专门找了几间破房子来做养猪场,别看只是三分之一村民组成的一个生产队,大家都干劲十足,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一年过年,生产队杀了养猪场的一头猪,家家户户都分到猪肉过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不仅羡煞了其他生产队的村民,也成为了像我爸这样的小孩子童年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