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从基础年级(foundation)到10年级的课程设有八个学科领域,每个学科领域包括七个一般能力(general capabilities)也称共同素养,每个素养有1--6级水平。对应不同的年段。这些素养是个学科领域和跨学科领域的核心要素。以此架构不同学科和学段的课程。2015年修订的F--10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核心素养框架。
核心素养:读写能力 L
内涵:提供文本信息。叙述实验过程及现象。展示和评估数据。给出相应的解释是并构建以证据为基础的论点。建立科学术语的概念与理解事件的关系。
核心素养:计算能力N
内涵: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收集数据并以图表的形式分析和展示,识别其中的变化趋势和存在的模式,思考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提供支持假设或立场的证据。
核心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 ICT
内涵: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获取信息,分析数据,建立模型解释概念,并传达科学想法。通过动画和仿真模拟等数字辅助手技术提高学生对科学概念和现象的理解。
核心素养: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C
内涵:科学探究鼓励灵活和开放的思维,使个人的想法成为可能是科学发展的内在本质。学生以鼓励的积极的探究发展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以调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多维度的评估信息来源已形成结论。
核心素养:个人和社会能力P
内涵:了解科学知识如何影响及应用于日常生活,利用科学知识在健康营养和环境变化等方面做出的明智的选择,并考虑如何应用科学满足个人和社会需求。
核心素养:伦理道德 E
内涵:在科学实践和应用过程中提出合乎伦理道德的判断。能利用科学信息评估一系列社会环境及个人问题的决策。
核心素养:跨文化理解IU。欣赏文化多样性对科学知识的广度、发展和应用的贡献。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科学家在团队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F——10科学课程中。可将每一个素养进一步分解成不同水平,例如计算能力,主要包括认识、使用模式和关系、使用空间推理b,解释统计信息c,测量D等四项要素。随着学生理解的深入,最终需要达到的能力水平是:以图表形式表现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从认识变化趋势。并以数字关系表示其模式。计算和预测其价值,为自己的论点提供证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