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
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Ⅱ15.2/21   《脑中乾坤》读后笔记李欣

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Ⅱ15.2/21   《脑中乾坤》读后笔记李欣

作者: 张灵_0ce8 | 来源:发表于2018-05-20 17:56 被阅读3次

关于本书

这本书参考了人类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等等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来从生理角度来说明为什么男女两性会有这么大的差异。作者描述了男女两性大脑结构的不同、导致这些不同的原因,以及大脑结构如何影响了行为,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男女行为上的差异。

核心内容

男女两性在胚胎期和青春期的不同性激素,导致了男女大脑结构上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男女行为上的不同。我们应该诚实地面对这些差异,发挥自己的优势,才会在婚姻和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让生活更加幸福。

前言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妻子发现自己的丈夫一天都阴沉着脸,好像很不高兴的样子。于是这位妻子就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了许多想法,开始怀疑丈夫是不是不爱自己了,感觉很难受,还大哭了一场。而丈夫在同一天的日记里只写了一句话:该死的,球队又输了。

这样强调男女之间差异的笑话我们都看过不少,有一本畅销书叫《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干脆把男女两性比喻成来自不同星球的人。不过,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本书里,只是描述了男女两性的差异,却没有说明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本期音频我们要说的这本《脑内乾坤》,会从生理角度来说明为什么男女有这么大的差异。为什么男性往往更有攻击性、更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为什么女性语言能力更强,更擅长照顾别人?这些问题,作者都从两性大脑差异的角度给出了答案。

说行为方式和性别有关、是生来就注定的,听起来好像让人有点难以接受。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鼓励男女平等的时代。不过这本书的作者认为,对男女大脑的差异视而不见,为所有人设置相同的目标、安排同样的工作、树立同样的成功标准,其实才是最大的不平等。因为男女两性的能力和特长并不一样,因此我们应该诚实地面对这些差异。只有当我们选择更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时,我们才会在婚姻和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让生活更加幸福。

这本书的作者是安妮·莫伊尔和戴维·杰塞尔,这两位都曾经是英国广播公司也就是 BBC 的制片人。其中,安妮·莫伊尔还是一位遗传学博士。她也把科学研究的方法带进了这本书里,这本书参考了许多研究成果,涉及到人类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等等许多领域。这本书的中文版只有200多页,可是其中的参考文献就占了二十多页的篇幅,可见作者对这本书认真的态度。

在这本书里,作者描述了男女两性大脑结构的不同、导致这些不同的原因,以及大脑结构如何影响了行为,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男女行为上的差异。我们按照这样的思路,从这本书中总结出了三个重点内容来为你讲解。

第一个重点是,男女两性的大脑到底有什么不同,以及这些不同带来了怎样的行为差异。

第二个重点是,为什么男女的大脑会有这些差异,性激素又是如何影响我们大脑发育的。

第三个重点是,我们该如何面对男女两性的大脑差异。

第一部分

男女两性大脑的区别,导致了男女两性的行为差异。连接女性左右脑之间的神经纤维更多,所以女性的语言沟通能力更好。男女两性的脑区分布也不太一样,男性更集中,而女性相对比较分散。而且这些差异,在刚出生的婴儿身上就已经有体现了。以往的社会科学研究中,会更侧重社会观念和环境对男女两性造成的影响,可作者认为,这些幼儿行为上的差异,很难说是来自社会观念的影响,用大脑结构的差异来解释也许更合理。那么,男女大脑的结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呢?

性别不单单是基因决定的,还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如果在胚胎早期给雌性动物注射雄性激素,那它的行为就会更像雄性动物,反过来也一样。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是性激素影响了男女大脑的结构,进而给人们带来了行为和能力上的差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差异呢?

第三部分

这就是我们第三个重点内容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两性之间的这些差异,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

无论如何,我们生活的社会需要男女两性共同的努力。在婚姻和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往往是因为男女两性的大脑结构差异而导致的。

在基因上,我们依然是古老的哺乳动物。因此,在生物的层面上,男性更倾向于有更多的伴侣,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基因流传下去;而女性会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照顾孩子上,把抚育后代健康成长做为优先事项。

作者说,这种生物层面的不同,就决定了男女两性在长期关系上的需求是不同的。要经营一段婚姻,就需要双方都用心去适应对方。对男性来说,性是很重要的,因为性意味着繁衍;而对女性来说,亲密关系和安全感比性更重要。

所以,当男女两性结婚时,就总会发现彼此之间的巨大差异。像我们之前说的,女婴小时候就更关注人脸,长大后,女性就更关心人际关系,而男性的大脑并不关心人。女性总是希望获得亲密的关系,而男性则需要保持属于自己的空间。这种特征甚至在远洋轮船上都能观察到:在海上航行时,因为大部分水手都是男性,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每个水手都在船上有属于他自己的一小块地方,他可以在那里休息、思考,而别的人都不能来烦他。男性的大脑需要这样的个人空间,而女性则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男性的大脑可能根本没有准备好面对亲密的人际关系,但女性则渴望亲密。

这种男女的大脑差异就会带来婚姻问题。比方说,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由于男性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和连接的原因,男性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虽然男性同样可以产生感受,但是他们的感受不容易表达出来。所以,男性更喜欢用动作来表达感受,比方说给女朋友送礼物、或者在行为上照顾女性等等,但是让他们说出来,他们可能只会涨红了脸哼哼几句。

总的来说,男性大脑的设置是对动作而非对人的。男性经常会忽略人际关系当中蕴藏的庞大信息量;而女性却可以敏锐地观察到很细微的线索,并且做出反应。婚姻关系往往会因为这些差异而出问题。当某一方希望另一方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行事时,就容易导致争吵、冷战甚至是分手。而我们其实应该理解,这并不是行为方式的问题,而是大脑的结构差异所带来的结果。

在育儿的问题上也是一样。虽然我们现在鼓励男性花更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但是在照顾孩子这件事上,女性比男性更擅长。女性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是男性无法替代的。因为男性对人的不敏感,他们往往会像对待一个物体那样对待婴儿,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抚养孩子。比方说,要是孩子哭了的话,男性会沿着一个清单来问问题,先看看尿布,再算一下上次吃饭的时间,要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就把孩子抱起来摇一摇。而女性敏锐的感觉可以辨认出婴儿的情绪,并且时刻照顾婴儿的感受。

达尔文就曾经说过:女性心理特质似乎与男性不同,主要差异在于女性更温柔、更宽容。这些特质在对待亲生儿女时尤为显著。

只有当孩子长得更大的时候,当孩子可以和父亲一起做些什么的时候,男性才会感受到成为父亲的好处,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男性才会开始享受做父亲的感觉。因为男性更关注和孩子一起做什么,而女性关心的是孩子的需求本身。这也都是大脑结构不同所带来的影响。

男女两性不只是在家庭中会表现出这些区别,在工作上也是一样。以色列曾经组建过人民公社,在这个公社里,男女孩子从小一起被抚养,受到完全平等的对待,无论是男孩女孩,他们玩的玩具、接受的教育,甚至发型和衣服等等都是一样的。但是当他们长大以后,依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分工,女性更容易去做打扫卫生、做饭之类的工作,而男性更可能去修理机器。

这是因为,男女两性对工作的态度并不一样。女性从事的工作往往会满足她们对人际关系的需求,是否成为领导者、是否能够领导他人,对女性来说往往并不重要,她们不愿意为了工作而搬家。而男性则更关注权力和收入,更容易牺牲健康和家庭去追求权力。这些特质,在男女还小的时候就已经表现了出来,在成年后,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而已。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行为差异的根本原因,依然来自于大脑的结构不同。

虽然因为男女两性体能上的差异,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职业分化,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就算是不需要大量体能的工作,男女也依然会产生自然分工。女性一直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而男性则是根据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决定自己的价值。比如,男性更乐于考虑数据和证据,而女性考虑问题则会更加周密,做出决策的速度可能也会更慢。男性善于分析,从事实里归纳出重点来,而女性看的范围比较广。而且,女性更注意人际关系,甚至当女性成为企业的管理者时,企业里会有更好的工作氛围。

了解了这些差异,可以帮我们在家庭中和工作上,去选择更合适的表达方式和做事方法,来尽可能发挥每一种性别的特长,让我们能取得更有效的成果,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总结

好了,以上为你介绍的就是这本《脑中乾坤》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我们再简单地总结一下。

我们介绍了三个重点内容。首先,我们谈到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差异,比方说男性往往空间能力更好一些,女性则感觉更敏锐、语言能力更强一些。男性往往会对物品更感兴趣,而女性则对人更感兴趣等等。之所以会产生这些不同,是因为男女两性大脑结构上存在差异。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大脑结构的差异呢?主要是在怀孕早期和青春期这两个阶段,人们的发育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是在怀孕早期,如果当时胎儿受到了浓度较高的雄性激素刺激,大脑就会发育成男性大脑的结构,否则就会发育成女性大脑的结构。而在青春期,性激素的大量分泌会进一步强化大脑的结构。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出,大脑的结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行为差异也就同样难以避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它们呢?作者认为,我们应该顺应本性,而不要强求一致。无论是在家庭里还是工作中,每一种性别都应该去尽力理解另一种性别的行为,正面面对两个性别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只有双方彼此理解,而且各自发挥所长,才能构建出幸福的家庭和工作场所,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不过啊,男女两性生来就存在大脑差异的观点,可能并不容易被所有人接受。咱们最后再跳出这本书,说说科学界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首先,这本书最早是在1991年出版的,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书中的一些内容需要修正。比如说,最近几年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迅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之前的一些传统观点。2013年,有一项对人脑结构的大规模分析研究,发现人们在儿童时期,男女两性大脑的连接方式还比较相似,直到青春期的时候,才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区别。这项研究推翻了“男女大脑生来就有差异”的观点,不过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脑内乾坤》这本书中的部分观点,也就是,大脑会在青春期再次发育,让两性的行为差异变得更大。

不过,人类的大脑一直都是个非常复杂的研究对象,科学界一直以来都有多种观点。我们知道,基因、激素、生存环境、社会文化,这些都会在人类大脑中留下印记,进而影响人类的行为。在《脑内乾坤》这本书中,主要讨论的是激素和基因对大脑的影响,而忽视了环境和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这样的研究可能并不充分。

比方说有个问题,男女双方到底是因为擅长不同的领域,才有了现在的社会分工,还是因为先有了社会分工,才擅长不同的领域呢?如果按《脑内乾坤》这本书中的观点,那一定是因为大脑擅长的东西不一样,男女才有了不同分工。但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在人类生活的早期,男性需要合作完成狩猎任务,因此运动能力和方向感都更强;而女性需要抚育后代和采集食物,因此识别图像和社交的能力更强。也就是说,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让男女大脑逐渐演化出了不同的结构,而这些结构又导致了两性的行为差异。

所以,《脑内乾坤》这本书中虽然用科学实验证明了基因和激素对大脑的影响,但并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我们要知道,男女两性行为差异的原因可能很复杂,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基因的产物,也是文化演化的结果。在漫长的演化中,基因和文化演化一起作用于我们,男女两性的差异中有哪些来自于生理上的原因,哪些来自文化的原因,我们很难分辨清楚。

但是我们最少可以承认,男女两性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否认差异,只强调绝对平等也是种偏见。平等,应该是各展所长,而不是强制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让老鹰和鳄鱼一起比飞行、比游泳、比爬树,显然都不是平等。我们只有正视两性之间的差异,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增进对彼此的理解,才有可能让生活变得更加幸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Ⅱ15.2/21   《脑中乾坤》读后笔记李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pt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