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自己满意吗?
是否想过这个问题呢?
之前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地焦虑,是那种理智告诉自己这是过程,正常的,需要时间,但情感心态上依旧很烦躁,焦虑,坐立不安。
重新翻开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里面聊到“焦虑”和“速成”的话题。
焦虑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有一大部分微观和客观的因素是我们想要速成,即马上得到想要的结果,可是有一些过程是不可逾越的,可以看看我之前的这篇分享《没有不好,哪来的好?》
抛开这些原因以外,笑来老师还提出了一个“自我满意”的概念。
根据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布兰奇弗劳尔的调查结论,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一生各个阶段的满意程度和其年龄分布可以连成一个U型曲线。
出自《把时间当做朋友》
这么一想,发现身边特别失意不得志的人是不是往往聚在30-40多岁之间的人居多?
这段时间由自我满意度持续下降所造成的浮躁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
而且这个时间对照身边的人总会发现别人过得很好,因此对自己就更加不满意了。
因为对自己不满的压力在无形对对自己的行为常常是一边在做事情,一边心理踩刹车否定自己的。
因此在对自己更客观认识基础上的目标越来越容易达成,对自己也就越来越满意了,然后就越来越愿意去立目标,完成达到它。
回过头,看看镜子中的自己,我是什么样的?我对这样的自己满意吗?对哪里还有不满意?我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满意。
那过了40岁的人为什么开始自我满意度越来越高了呢?如同古人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想这里的“不惑”是对自己的认知开始清晰,更切合实际了。因此我们做的事情往往从自己的实际状况,擅长点去列目标,对于目标的进程也会更清晰自己需要多久能完成,自己的困难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