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关于微信头像的小发现:青春期孩子的头像大多是意象派风格,抽象的图案、线条等,动漫里的人物等,都是他们微信头像里常有的;20多岁的青年人多用自己的照片来做头像,彰显自我,展示自己的本真面貌;30多岁的年轻人的头像,多用自己孩子的或动或静的照片来代替,也折射出他们当下最主要的关注点,就是孩子;40及以上年龄的人,多用自然风光或景物来代替头像,他们更多欣赏自然风景的温馨与恬淡。
很长时间,我用荷花做头像,荷花属于自然风光。一月前,换上了一张自己喜欢的个人照,每每看到自己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一份欣喜就充盈在心间。可是,这一改变,恰好与我刚刚总结出的规律不符。而这却真实的发生在我的身上。
我思考这个问题时,想到了20岁时的我。埋头于学习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好学生一枚,中规中矩,从不逾矩;经历极简挺顺,所遇均为良人。而这种经历,在我内心丰盈能包容的时候,我内心深处可能升起一个声音,与20岁的自己握手,共话人生。
她们告诉我,在那个阶段,我少经历的,少走的路,岁月会通过一些方式提醒我告知我。如与自己讨厌的人的相处,我少策略缺艺术。一路走一路顺,很难在此方面能从容面对。而我一同事20几岁时,就多与这样的人相处过,并屡屡受挫,虽在当时未显山露水,但结结实实的练就了一身本领。今天再与这样的人相处,她嬉笑怒骂,谈笑间,激发出了对方身上善的东西,从而融洽相处共事。
而我只会与识大体有担当有爱心的人相处。细思,与这样的人相处,何须策略与艺术?他们本身就是与我为一类人,思维方式等相似性高,不需我通过同化或顺应来兼容来适应。越发那些与自己有大差异,你曾看不上的人,才需要你调动自身所有能量,让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就是说,与这样的人相处,才真正见证你的水平与能力。才是真水平。
这也是我参加李老师思维训练营的考虑之一。练就与此类人相处的本领,从练自身逆向思维开始。我觉得,从侧面寻找训练点不怎么好找。
从一开始我就抱着把任何经历当资源的态度来生活的。我感谢那些曾经让我不舒服的人,甚至在一瞬间讨厌的人,他们给我上了一课,教会我生活的多彩。
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如果我早早与这样的人打过交道,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我20岁时就经历了那个阶段该经历的,我可能还有其他的遗憾。今天的换了头像的我,在内心里重温一下20岁的岁月,我很接受也很开心。该还就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