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41/365
昨日实景重现:一个大约6岁左右的姐姐在和3岁左右的弟弟玩,不久他们产生了争执,弟弟抢走了本来一起看的手机,姐姐很生气,扑向弟弟去抢手机,弟弟担心抢不过姐姐,像妈妈求救,妈妈数落了姐姐,瞬间姐姐的愤怒升级了,姐姐出手打了一下弟弟,妈妈看见后立刻打了姐姐一下,此刻姐姐有些爆炸式生气愤怒,趁着妈妈转身的功夫,姐姐上前连打了弟弟5.6下,而且每一次都下手很重。因为妈妈帮了弟弟,姐姐持续憎恨弟弟,是的没错!那就是憎恨的眼神。并且姐姐一直持续趁妈妈不注意打弟弟。
你会认为这个姐姐太小气吗?
你会认为这个姐姐不懂事吗?
你有过类似这个姐姐的遭遇吗?当时你有什么感受?
相信多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抢玩具,吵架,打架就如家常便饭一般。我们是否会像前面的妈妈一样更擅长帮小的呢?
很多公共场合都会听到,你是哥哥/姐姐,你要让着弟弟/妹妹!我想这句话在家里出现的频率也极其高吧!
但是,大的就真的应该让着小的吗?真的就因为小的小,父母就要多帮着吗?
我想邀请大家回忆自己的童年,回忆自己童年和兄弟姐妹发生各类冲突时,我们的父母是如何处理的?你有什么感受?这些经历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这些经历对家庭兄弟姐妹间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正面管教课堂中通过回忆,通过体验活动对以上问题的答案进行汇总:
1。父母介入冲突,没有被帮的一方会讨厌被帮助的一方,如果没有被帮助的一方年龄更大的话,后期他们会趁父母不在狠狠收拾被帮助的一方。
2.没有被帮助的一方会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爱被抢走了,会更加刻意闹事,以寻求关注。
3.兄弟姐妹间的关系不太和谐。
4.对家庭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都挺好》中苏明玉和苏明成的例子可以供大家参考。
一个看起来情理之中的方式,熟不知有这么多弊端。
那父母该如何做呢?
正面管教中处理孩子的争斗有一个3B原则:
1、Beat it(走开)
确定让孩子知道你看到他们争斗了之后才走开。孩子们很多时候的争斗,不是为了争某个具体物件,而是为了争夺父母的关注。父母不干预,走开了,孩子们就失去了舞台,往往就会觉得抢也没有意思了。
2、Bear it(忍受)
孩子争斗时,家长在旁默默观察,不干预。沉默有时候特别有力量,传递一个信号:争斗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3、Boot them out(引导孩子走出争斗)
告诉孩子,打架可以,但必须去外面打;
玩具妈妈先收起来,协商好可以开心一起玩了,妈妈就把玩具送回来;
各自都先回房间,想好不在斗了再出来;
孩子正在争斗的时候,也可以带点幽默,掏出手机,让孩子们继续打,“妈妈刚好想拍一个打架视频”;爸爸可以开完玩笑说,“你们两个是不是想比试一下谁的力量大?有本事跟我这个大块头比一比”,然后扎马步。伸直双掌...幽默和开玩笑,特别容易转变为新的开心游戏。
处理孩子争斗的重点:
1、接纳处理孩子的情绪。
2、不干预。
3、不评判。
不知道这几点我是否描述清楚?推荐马校正面管教提高班线上音频课程。扫码可听。
41/365多子女养育的坑,你知道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