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艺术而艺术

为艺术而艺术

作者: 听听历史找到自己 | 来源:发表于2021-08-23 13:19 被阅读0次

华中22文化和艺术

为艺术而艺术

春秋楚国 开抽象画先河

楚美人图

这幅《楚美人》是现代画,但它想呈现楚国的美学。祝融后人的代表色(红色),加上分解、变形和抽象手法,就是不肯呆呆板板、畏首畏尾的!

外在的型式是细节,内涵才是重点;「逼真(写实)与否」有什么关系呢,画家又不是照相机!楚人拿起画笔,目的在表达心里的想法(写意)。为了追求传神,表达内在的神韵(内涵、气质),不惜拿出想象力来变形、抽象。

你看这幅画,脸孔和环境都模模糊糊的,只感受到聪明、积极和一股暖烘烘的活力。这位妇女应该是学者或高级主管;至于长相如何,已经不是重点了。

文化奔放(老庄哲学及屈骚文学)孔孟学说和《诗经》代表华北文化,素来是温柔敦厚、中规中矩的。楚文化代表华中文化,老庄屈原《楚辞》这些思想家,个个活泼而有创造力。

中原文化主张艺术应该中庸而平和,把观众熏陶到镇定、稳定。前提绝对是这样的-- 艺术是「礼」的组成部分,从第一目的到最后一个目的都在巩固伦理,为群体生活提供滋润剂。

楚人不这么认为,他们处在强劲的上升势头中,洋溢着生机和活力,不断融合华北跟当地的要素,创造出张扬而绚丽的楚文化。农工商产业和经济优越,科技发达,感情激烈而跌荡,崇尚大自然并且能体会神鬼的存在。

楚人个体意识强,认为艺术就是艺术,不该任务导向,更不是「礼」或任何东西的附属或副产品。既然纯粹想抒发或提升心情,哪需要背上包袱或使命感呢?注意力应该聚焦在艺术本身(美感和创造力)!

既然这样,文化艺术的内容非常个人化,型态真是变幻无穷啊,经常奔放、诡谲,甚至有点惊世骇俗。先秦(春秋战国)华中涌现出一批重量级人物-- 道家老子、农学家许行、天文学家唐昧、阴阳学家南公、音乐家钟子期、文学家屈原和宋玉,还有戏剧艺术鼻祖(第一位演员)优孟......。

音乐活泼

楚人热爱音乐,朝廷设置掌管音乐事务的乐官。宫廷乐队里,排列出成套的编钟、磬、鼓、瑟、竽、琴、排箫、篪、镈、钲、铙、铎、铃…,要什么有什么。

何必浪费青铜,去铸造沉默而呆板的九鼎,它哪能代表国家的力量呢?赏心悦目乐音悠扬的编钟(青铜铸造的打击乐器组),才能述说华中的繁华,象征国家的力量!

曾乙侯编钟称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迹」,象征一个优秀的古文明,是考古、音乐和冶铸(科技)史上的代表作

编钟出土,让全世界震惊,称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迹」。没错,编钟之王象征一个优秀的古文明,是考古、音乐和冶铸(科技)史上的代表作,媲美埃及金字塔、西安兵马俑、万里长城和四川都江堰。

曾侯乙编钟共有65件,从祭祀到宴飨都能派上用场,成员包括钮钟19件和甬钟45件。在地底埋藏两千四百年之后,音乐性能没有衰退,仍然能演奏古今中外的乐曲。

附件和钟架上的铭文将近四千字,记录华夏列国和楚国律名、阶名、变化音名的对应关系,是先秦最完善、最准确的乐理文献。这些专业术语,显示华中的音乐水平:律名、阶名、变化音名、音阶、调式、旋宫法、固定名标音体系、音域……。

编钟音质纯正,音色优美,而且音域极宽广,能演奏任何乐曲,和声、复调或旋宫转调手法都没问题!华北的正统音乐,典型的音域范围是「一个八度音程」;楚国编钟的跨距是5.5个八度音程,只比现代钢琴少「两个八度音程」。

音乐水平吓人

不但音乐家水平吓人,小市民也普遍喜欢音乐,各地的优秀作品在楚国都很红火。

﹡某个街头艺术家表演通俗音乐《下里巴人》,附近几千个路人停下脚步,跟着载歌载舞。

﹡后来曲牌换成初阶艺术歌曲《阳阿薤露》,几百个路人伴唱。

﹡再换成高阶艺术歌曲《阳春白雪》,几十个路人伴唱。

﹡最后竟然在这个公众场合,把商朝歌曲唱到化境-- 在宫商角征羽五个音调当中,拉长商音,压低羽音,让征音流转变化;而且那首歌是几百年前的产品,已经濒临失传了......。没问题,还是有几个声音在附和!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拉长)商(商音)刻(削减)羽(羽音),杂(穿插)以流(流转变化的)征(征音),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翩翩起舞

当鼓声响起,竽瑟齐鸣,各国各地的音乐轮播,场面多么愉快。(祭师)整脸修容,穿着华丽的服装,散发出沐浴后的芬芳,拿着鲜花翩翩起舞。长袖细腰,姿态轻盈,衣服徐徐飘动,线条和节奏像白云在迂回流转。

某个漆奁(读「连」)、化妆镜盒)上,彩绘了11位舞者,眉目清秀,长衣曳地,体态很轻盈。其中一位猜想是指挥,挽起袖子正在挥鞭。两位舞者翩翩起舞,五个人在旁边观摩,三个人抓空档小憩一阵子。

这只漆奁(化妆镜盒)彩绘了十一位舞者

在湘西的高山里,部分苗、侗和瑶族人依旧有楚辞那种神秘、奇丽、狂放而孤愤的风采。「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居民披挂着兰芷和配饰,边唱边跳地跟神鬼沟通。

在湘西的高山里,居民披挂着兰芷和配饰,边唱边跳地跟神鬼沟通。

 

帛画想象丰富

楚地只出土了两幅帛画,是已知最早的两幅,水平相当不错,合称《人物龙凤帛画》、「早期国画双璧」,它们构成一出「连续剧」。

头一幅帛画相当简略,一只凤凰在前方飞翔,一只在对面腾升。高髻宽袖长裙的贵妇侧面站着,认真地合掌祈祷:「请带我去天堂。」

第二幅笔调详细多了。男士戴高冠、穿宽袍,一手握缰绳一手执长剑,驾驭着舟形的飞龙。华中多河泽,男士旁边有当地常见的鲤鱼和白鹭(吉祥物)。

男士、飞龙和鲤鱼都向左方前进,衣衫、缰绳和舆盖上的飘带正在往右方飘动,产生强烈的动感。这个灵魂已经跟人世告别,正在衣襟飘飘、迎着风搭乘飞龙,往天国奔驰。

楚地只出土了两幅帛画,是已知最早的两幅,合称《人物龙凤帛画》

 

毛笔普遍应用

帛画、宗庙祠堂的壁画,以及漆器上的漆画,画面布局平衡,比例相当准确。这些图画的工具通通是毛笔,显示毛笔不是秦代蒙恬发明的;楚国早就发明并大量使用了。

楚人跟毛笔真是相得益彰啊!这种工具难驾驭,却能创造流畅的线条,表达丰富甚至诡异的华中思想。

《人物龙凤帛画》用单线勾勒,兼用平涂和渲染,大致确立了工笔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帛画继续进步下去,将来会在西汉达到高峰,构图更丰富,形象刻画更细腻,线条更流畅,色彩更华丽,整体表现技巧更加纯熟。

帛画刚刚登上高峰,就准备功成身退了,因为纸张正要登场。文明就是这样一棒棒演进下去的,我们听听前人的故事,就能站在他们肩膀上登高望远,找到自己和那个遥远的国度。

相关文章

  • 为艺术而艺术

    华中22文化和艺术 为艺术而艺术 春秋楚国 开抽象画先河 这幅《楚美人》是现代画,但它想呈现楚国的美学。祝融后人的...

  • 为艺术而艺术的危害

    图文/刘 潮 为艺术而艺术是危险的诱惑,如同为求知而去求知一般想获取如上帝一般的智慧与能力一样危险与好奇心的驱使;...

  • 为艺术而献身

    自古以来就有这么一句话,这句话怎么说的呢?这句话就是说为艺术而献身。什么叫做为技术而献身呢?也就是说一个人要能够达...

  • 为艺术而献身

    苏子有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如果把元旦晚会的舞台比作东坡先生笔下...

  • 2018-04-10

    为工作而雕刻,和为艺术而雕刻

  • 艺术饭+!真.艺术饭计划少儿版 ArtFin谈另一种家族资产

    为促进文化与艺术资产繁荣 “艺术饭+”计划即“ArtFin+”由文化艺术资产机构ArtFin艺术饭发起,而此次的少...

  • 是否要为了艺术放弃生活?

    最近了解到有很多艺术家为了艺术而献身,大概热爱到极限就成了精神疾病了吧。 人是否值得为艺术牺牲生活?我想人为艺术而...

  • 感知艺术15

    有时候艺术单为其自身而存在。在19世纪末,一种哲学性的艺术趋势出现了,被称为“唯美主义”,其标志性观点为“为艺术而...

  • 奥威尔谈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奥威尔的《艺术与宣传的界限》这篇文章中,艺术就指的是文学为艺术而艺术,讲究技巧;宣传指的是文学带有政治倾向,讲究对...

  • 《艺术疗效》随笔

    《艺术的疗效》这本书的核心观点: 第一,“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虽然抬高了艺术的地位,却也造成了理解的偏差,让人远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艺术而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xa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