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第一人称写作,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文责自负。
母亲的故乡座落在洱海岸边,苍山脚下,那里有我童年的欢乐,童年的记忆,有我记忆中的表哥,表姐,表妹。
在我记忆最深,且最歉疚的,当属我的表妹。
最早见到表妹是十几岁时,那年过年,我和母亲照例回娘家过年。
大年初六,我和几个老表在村边放“炮仗”,我们玩的很尽兴,但有一位六七岁的女孩,独自一人,怯生生的在旁边张望,她花衣花裤,脚穿一双花布鞋,长着一张红扑扑扑的圆脸,扎两小辫,额前留海乱糟糟的,在风中乱颤。
玩了一会,又有老表邀约,去河边玩,我们边走,还念念有词,“老表,老表下河洗澡! ...……”
表妹只得望去我们渐渐向河边走去。...……
后听母亲说,她是小舅母带过来的孩子。
言语中,显然带有她对舅母的偏见。
一晃二十年过去,表妹已出落成婷婷玉立的大姑娘,她初中毕业,缀学在家,婚姻没什么动静。
刚好那时,我也工作几年,婚姻也不见动静,母亲提起表妹,就想到我。
母亲打长途给舅舅,舅舅也为女儿的婚事犯愁,说问问老婆,问问姑娘。
没过几天,舅舅打电话给母亲,说,小梅也在省城,舅舅当即表态,明天让小建过去看看,舅舅叫母亲抄下表妹的地址。
忘记介绍,表妹姓张,名小梅,小名小梅。我,姓王名建,小名小建。
表妹帮的这个老板有好几家珠宝店,省城有一家,小梅算玉石鉴定里手,常常被老板派到省城出差,但大多时侯在腾冲总店。
表妹出差的省城分店在市中心,门前热闹非凡。
我当时换洗一新,西服革履出现在珠宝店门口时,两位迎宾小姐笑盈盈地恭身摆手,“欢迎光临!”
表妹眼尖,看见了我,忙迎到门边,轻柔地喊声,"表哥”
然后转身,跟一位穿民族服饰的姑娘说了句什么。
又转身微笑地请我去她二楼的宿舍。
她的宿舍干净,清爽,进门,一股淡淡幽香飘入鼻中,令我心旷神怡,墙上贴了几张女演员的剧照。
表妹请我坐在沙发上,忙不叠的帮我倒水,她长发披肩,丰满圆脸,让我联想起87版红楼的宝钗,她穿一身红色运动服,白色旅游鞋。
正在发呆,表妹已把水端到我面前,面带微笑地说,“表哥,喝水”。
我有点紧张,忙说,“不客气”
表妹放下杯子,大方地坐在我旁边,但微微离了一个坐座的距离,我也微微挪了挪身子,侧身面朝表妹。
彼此的谈话内容都是小时候的东西,毫无正题。
谈兴正浓,刚才那位小姑娘来找她,请她下去看一只玉手镯成色。
表妹叫我喝水,她们匆匆下去。
过了一会,表妹上来了,但没谈几句,小姑娘又来喊她,她又叫我喝着水,她们又匆匆下去。
我坐着也没趣,跟表妹告辞。
不几天,有朋友介绍对象,父亲问,你看小梅怎样?
我说,不怎样,不就是表妹?
父亲说,既然这样,赶紧看看这个本地的!
家人的意思我懂,她有房,起码比表妹现实,因为结婚总得有房,这是父母最愁的,也最现实的,他们的理由是,小梅是女娃娃,人又漂亮,不愁嫁!我才是愁娶,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不久,我结婚了,一年后当我小孩满月,表妹来了,她还单身。
那天,我没在家,母亲和老婆招待了她,据母亲说,表妹并不生气,还抱了我小孩半天,夸这夸那,把我老婆高兴得,也夸表妹长表妹短的,吃过晚饭,表妹告辞回去。
晚上我回家,老婆拿出两样礼品,表妹送的,一只送老婆的玉手镯,一只送小孩的生肖挂件,表妹是行家,买的成色很好,我们一直珍藏,当然老婆也知道其中缘由,她才不管,她只是说,“小梅很好!”
又过几年,我去舅舅家,在舅舅家住了两天,小梅不在家,还在腾冲,只是她的一个三四岁的姑娘在家,由舅舅、舅母帮带,小梅时常寄钱给他们。
舅母对我过于“客气”,不提及小梅的事,只有舅舅,断断续续道出实情:小梅嫁在本地,丈夫是退WJR,现在省城当保安,不成器!吵闹过不下去了,你表妹提出离婚!……杂种呢算哪样男人?连娃娃都没钱抚养?你表妹看不过意,接回家来!
小舅气愤不已,我的心跟舅舅一样沉重,没说什么。
时间一晃又是几年,我再没有见过表妹,也没任何联系方式,其实,联不联系,见不见面,早已没有任何意义,犹其是在她的婚姻不幸的情况下,同情归同情,弄不好,成了幸灾乐祸!
表妹没有再婚,只是常常寄钱回家,听舅舅说她在腾冲买了房,日子过得还可以。.……(完)
2024年2月1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