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通知参加脱贫攻坚采风活动,心里有点吃不准。
不是怕跑路,也不怕布置任务。心里的忐忑来自欠缺的知名度。在文艺界年龄大资历浅,被吸收加入作协会员,有点没底气,也名不副实。
两天的采风活动结束后,遥视了其他参与者,他们的作态,他们的综合素质,着实给了自己加油鼓劲的信心和机会,不瓷实的心也稍微有了点安慰。
不说采风主题,不言采风经过。单就采风的一行人的表现足够写长篇。
以前,听人说文人不讲政治,不讲规矩,还有些不相信。认为触及的面太宽,用个别替代整体,还有些欠缺。文学与政治有无关系,应该非常明了。
后来还有人说,文人自由散漫,任性、偏执、神经质等,倒是有点相信。
也听到说,作品即人品,似乎认可。以上概念堆积于大脑时间较长,认为与自己关联不大。
参加文艺界采风,一系列对文人的说法,一下子从脑子里往外冒。不是参加采风就成为文人了,而是参加采风是与文人们有接触的机会了。可以向他们学习、请教,也可以和他们交流,甚至可以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包括他们的范儿。
说是一种失望可能有点言重。但让人头疼的噪音剔除不净。服从安排、遵守时间、秩序井然从何时谁人身上开始,与文艺人疏远、剥离。变为用十足的中气,发出洪亮的声音,而且字正腔圆,音频高亢,彰显特色个性,压倒委婉,撵跑矜持,毫无顾忌的浪笑难以表现为爽朗的声音。
说是当作家的人无所不知有点偏颇。山野村事貌似虚心请教,就其提出问题的幼稚程度,可以以为不是在寻找答案,简直是满足好奇心,在寻开心,却假惺惺地摆出一副态度虔诚的架势。一番矫揉造作,令人不屑。
说是采风,体验生活,把尊重放到脑后。实诚换不回专心,基层领导人的精彩讲解,吸引不住一群自以为是的人们相互言它而说笑。时而拍景,时而拍人。一会儿A,一会儿B,搔头弄姿,嘻哈于孟夏山水之间,合拍的题目繁多,不知采到的风有几许。
一个来自最北部的农民主席说,回去写一篇游记最合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