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书分享《了不起的我》

读书分享《了不起的我》

作者: 发飙de蜗牛 | 来源:发表于2022-07-14 11:36 被阅读0次

    刚刚读完得到系心理学讲师陈海贤的《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最初拿到这本书看前四分之一的时候感觉是在汇总一些心理学经典原理,原想着快速翻过去,打算丢到多抓鱼去的。但越往后读的越慢了,后半本真是逐字逐句细读下来的。

    不少书开篇前三分之一内容很干,越往后越水甚至为了凑字数烂尾。但陈海贤的这本自我发展心理学,没有像很多图书似的走入烂尾的魔咒,可称得上心理学类书籍的一股清流。

    全书24万字,分为5个篇章讲述行为改变、思维改变、关系改变、转折期、人生发展。

    第一篇章,行为改变部分的内容相对较浅,很多耳熟能详的理论概述。作者引用一个骑大象的人和大象的比喻贯穿整个篇章,来讲述情感和理智的对抗。改变需要情感认同来触发动力,常见的焦虑、恐惧并不能催发行动,反而会陷入自责、放纵。作者用“奇迹提问法*¹”引出比较有概括性的一个观点:在改变的过程中,往前看和往回看时,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往前看到的是困难,往回看到的是方法和路径。这一篇章讲到什么是心理舒适区,以及如何迈出自己可掌控的“小步子”逐步走出舒适区。

    第二篇章,思维改变部分开始逐渐有了深度,整个篇章底层思想是卡罗尔·得韦克的《终身成长》理念,“努力”会让人更进一步,“聪明”会让人就此止步。想要真正的发生思维进化,首要的是能够区分现实与愿望,而且坦然接受现实与愿望的不一致,摒弃僵固思维*²、应该思维*³、绝对思维*⁴,用创造性思维打破僵局。

    作者讲到的创造性思维中的“控制两分法”很有概括性: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专注精进的近思维),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顺其自然的远思维)。其中掌握近思维的三条原则:

    ·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不加评价不用形容词,只用名词和动词描述正在发生的事。好比镜头语言,导演、演员怎么想,甚至角色内心怎么想都不会说出来,只表现动作、语言、表情,让观众自己感受。关于这一点,个人有点似懂非懂,我可以做到对外描述不加评价,可自我理解的过程中不加入自己的观点怎么做理解判断呢?而且貌似大脑也不支持让我不加自己的想法思考事情,不确定是我的level不够吧还是作者没有讲明白?

    ·问具体问题,不问抽象问题:这个点比较好理解,而且非常赞同。比如有人问我“天猫店怎么能运营好”,我肯定不会理他。如果问“这一周我天猫店的直通车流量比上月日均掉了近一半,能不能帮我看看哪儿出了问题”,那这就能回答了。

    ·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一味盯着结果:这里说的是不要只盯着结果,不是说不需要目标。人们经常用远语言先判断一个事情的结果,来评价这件事有没有用,再决定要不要做。可是,很多时候一件事有没有用只有做完才知道。如果头脑中一定要预先知道结果,反而会失去行动力。在焦虑和无助的时候,问自己两个问题“我自己能做什么?我原意做吗?”关于这个点我很认同作者,凡事不一定非要给赋予某种意义再去做。比如无助的时候,暂时没有直接有效的办法能马上立竿见影的话,那就找点现在能做的事情去做,哪怕是出去散散步,和朋友聊聊天,吃一顿好吃的这样简单能做的事情,只要能够从“床上”把自己拖起来,那就去做。

    第三篇章,关系的改变部分主旨是内发把“自我”的“角色”放入系统的“背景”中思考,需要解决“要求”和“期待”的矛盾,让自己做一个心理上断乳的独立人。正如作者在本章节开篇讲到的,看起来不少概念有点像哲学层面的文字游戏,比如“没有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里的人总是一起出现,相互定义,相互成就”,“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够真正拥有另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同行”。还有不少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方面相关的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在《关键对话》《亲密关系》中都有大幅章节,观点也算耳熟能详了,不再赘述。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点,课题分离。作者举得一个栗子印象比较深,孩子要离家出去发展,担心母亲会孤独,母亲说“你离开我确实会孤独,但我不能因为这个原因阻止你”。这个观点在《被讨厌的勇气》中也有很大篇幅的介绍。这一篇章内容质量也蛮高,不过对我的触动不是特别大,可能是因为已经被前面几本书触动过了吧。

    第四篇章,转折期走出人生的瓶颈,是我读的最慢的一章。转折期对人自我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个过程需要更新对自己和发展的理解。这个篇章给我最大的收货是对“结束”和“迷茫”的理解,让我正视了这是发展路上必不可少的过程(虽然以前也有过相关的零散思考,但这个篇章让我把零散的点串联了起来)。

    先说“结束”,我天生不是杀伐决断的性格,无论是一次不想继续下去的谈话该怎么收尾,还是怎么拒绝不喜欢的人约的局,再或者想要换一个工作等都会很纠结痛苦。作者给出一个解答“我们只有先结束、先放弃,才能为新的发展腾出空间……结束是一段生活的终结,但不是生活本身的终结,它是我们顺应变化的过程和必经之路。”结合上一篇章的课题分离,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只需要从我的发展角度出发做自己的课题,别人怎么应对那是别人的课题,我没有必要大包大揽,况且纠结很久之后依然会未必体面的这么做。

    再说“迷茫”,先有了前面的结束,要脱离原有熟悉的环境、附带的身份和期待的目标,自然会失去安全感,打破原有的壳就会困惑自己到底是谁,从而产生失落感,这时候的迷茫就是很正常的一种表现了。转变也是有自己的节奏的,就好比没法略过冬天进入春天一样,如果过于着急反而会打乱转变的节奏。这一下子就点透了,迷茫并没有那么可怕。只需要用清晰的目标来填补迷茫期的缺失感,就像生病后身体的自我修复一样,心理结构自然会重组,那个原本受限制的自我会剥落,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自我会成长起来。作者引用了《褚时健传》的故事,在褚老遭遇牢狱之灾之后的迷茫期同样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但是肯定的一点是自己已经完全脱离了“烟草大王”的外壳,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走上了“橙子大王”的道路。

    这一篇章给我最大的惊喜是这样一个观点:人们总是希望通过职业测试等一些工具来寻找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让自己的想法清晰起来,然后根据这个“真实的自己”来选择职业、规划发展。这是一种静态的方式看待自我,我们假设自我是一个已经形成的东西,只不过它被类似纱布之类的东西遮住了所以看不见,只需要拿开纱布就能看清楚真正的样子。可实际上,在我们做出选择之前,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自己是在我们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长出来的。说得真好。早些年我真的花钱找过职业规划师做咨询,现在回想当初就是在一个转折期,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下着急想要找一个“现成的”自己。现在回想当时得到的答案只是一种安慰和鼓励,后来实际的发展情况并不是当初想象的样子。

    摘录章节中几个句子:

    “人就像某些动物一样,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把原有的壳脱掉。这个脱壳的过程很痛苦,但必不可少。如果他们一直背着原有的壳,就没办法继续生长。你可以把这个壳理解为旧的工作、旧的关系、旧的习惯。自我发展需要经历多次脱壳,这同时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迷茫。这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恰恰是自我发展要经历的道路”。

    “用变化的视角看,自我发展是通过自我打碎和重构,从旧阶段过渡到新阶段的过程……它不是一种发展的量变,而是发展的质变”。

    “从旧阶段过渡到新阶段的过程,很像死亡和重生。自我中哪些受限制的、老朽的部分慢慢死去,但是新的自我在这种变动中长了起来”。

    第五篇章,人生规划绘制人生的地图,内容也挺干。核心思想是埃里克森的理论:我们在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个心理上的危机。如果顺利度过这个危机,就会获得一种新的、更成熟的额心理品质,人生会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如果没有跳过这个危机,它就会在下个阶段重现,提醒我们补课。青春期首要任务是寻求身份认同;成年早期要关注建立亲密关系和职业认同;成年中后期的主要课题是从容应对中年危机;到垂暮老年期需要坦然接纳并整合自己的人生。

    在每一个阶段通过不断扩大社交半径,构建身份认同、建立亲密关系、投入职业发展、关心下一代传承等,把自己交付出去来完成每个阶段的课题。书中对于每一个人生阶段会出现的状况描述很接地气,总能找出自己的影子,明显能感觉出来作者本人就是我们身边真真实实的甲乙丙丁长起来的。对这些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何解决,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多少具体的答案,但是讲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太多数心理学的书籍,引用一些摸不着看不见的社会实验强行自洽,之后再强行定义一个标准答案。说真的,这种问题自认为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也没有人有权利制定标准答案。比如在中年危机的部分,作者讲到一个面对挑战很有深度的方法,当被生活困扰的时候,想象一下自己在垂暮老年回忆当前这一刻的时候,你觉得这个老人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现在怎么选、怎么做,年老的你才会骄傲的说自己不后悔?你说这个有答案么,当然是没有给任何明确的答案,这是个包罗万象的方法,真的能帮助我们做决策参考。

    洋洋洒洒列举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比较喜欢作者写作的“诚意”,他没有非要前后强行自洽,让读者必须要在理论观点中选边站队。甚至很多地方作者自己也在前后否定,这不就是真实的人生状态么?成年人的世界哪儿有绝对是非对错,面对这么庞大复杂的社会,每个人都是在自我否定中继承和深化,不断长出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自我。

    纵览全书后,想起一个国外医生的墓志铭(哪国的谁没记住):医生这个职业偶尔治愈,经常陪伴,总是安慰。

    心理学的书籍其实也差不多是类似这样子。无论现实中是缺钱、缺爱还是缺德的,指望看几本心理学的书马上解决实际问题,那是妄念。书就是一张残缺不全的局部地图,有些地方标识得还不清楚甚至还有错误,在这张地图上看不到人生的全貌和终点。但有了地图,就可以上路了,我们还是需要拿着它迈出第一步之探索之路。


    *1奇迹提问法:遇到问题顺着怎么解决提问,会触发情感上的防御机制,吓坏“大象”反而不敢迈出步子;当假设好的“奇迹”结果已经发生,往回提问的时候,假设中的好结果会让“大象”欢欣鼓舞提供动力,带来第一小步的改变。

    *2僵固思维:活在别人的评价中,认命自艾自怜,或者迷信“很聪明很强”而故步自封,详见《终身成长》。

    *3应该思维:不去动态认识真实世界,反而顽固的试图让真实世界臣服头脑中已有的规则,一旦不符就会怨恨、愤怒、焦虑、沮丧。下面是我说的,身边有不少人,被父母按照他们那一代人认知的“应该”,强行安排人生。应该要端个铁饭碗,所以托关系花十几万在地方钢厂“买了个”正式工,每月拿着4千元工资混日子坐等退休,可是遇到了产业产能过剩,面临着被结构性优化;应该要清闲的过日子,所以二本毕业后回家进入路政干高速收费员,等着熬资历进办公室看报喝茶,可ETC普及了办公室里正在看报纸喝茶的人还没退休,毕业后收了四五年过路费别的啥也不会,还得自己出去谋生……替太多人感到惋惜,他们被家庭、亲情的经验主义绑架,他们的父母自认为为孩子铺好了路,可现实却残酷地卡脸了。

    *4绝对思维:对挫折的绝对化,让自己陷入习得性无助,类似《被讨厌的勇气》中阿德勒学派反对的观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分享《了不起的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bx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