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艺术之家读书
学会这十招,你也可以做到高效阅读

学会这十招,你也可以做到高效阅读

作者: missyan122425 | 来源:发表于2017-01-20 22:26 被阅读182次
图片源于网络

书海茫茫,我在其中,迷失了方向……

想读的书很多,但不知道该怎么读?读过的书不少,但过阵子就忘了?如何通过读书,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把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用起来?

对于读书,我会有或多或少的困惑,所以一直在寻找读书的方法。直至读到秋叶大叔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心里一阵激动,似乎找到书海中的灯塔。

他在书里不仅给大家解答关于读书的误区,还介绍自己的十种读书方法。更重要的是,他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教大家如何建立思考的框架,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提升。通过高效阅读,最终实现自我成长。

这篇文章,主要是和大家简单介绍他的十种读书方法,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读不同类型的书,在书海中找到方向,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本书,会有惊喜。

学会这十招,你也可以做到高效阅读

第一招:通读法,学会培养思考框架

面对各种各样的读书推荐、热门书单排行,你是不是觉得晕头转向?什么都想读,什么都想往自己的脑袋里塞?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读过的书不少,有些过阵子就忘了,有些虽然留在脑子里,却是乱成一团。就像张秋叶大叔说的“听别人说都觉得有道理,但是却没有自己的道理。”这时候,你需要学会“通读法”,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

通过反复系统地读几本相对结构化、系统化的关于某领域的经典入门书籍,把一些基本概念、定义、规则弄懂,慢慢理解现象,把书的一些基础知识读透,结合实践去套用,逐步地、系统地建立一套分析问题的框架。

例如,我想学习如何阅读,我就先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等经典书籍,弄清楚阅读有哪些层次、阅读不同种类的书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怎样读才能做到高效阅读、读完书后如何输出等,然后根据这些方法去阅读、输出,自己逐步建立起一套关于阅读的思考框架。

第二招:树读法,如何做主题阅读

读书好比养小树,主干枝丫都有了,就从不同资料里获取养分浇灌它,让小树长大,如果发现有些枝丫影响整棵树生长,我就剪掉它。

主题阅读很好理解,就是选定一个你想要了解的领域,找到相关的书籍、文章进行阅读。而秋叶大叔则是用“树读法”来进行主题阅读。

1.准备了解哪个领域,先写一个大纲,再大量买书。

2.先看一本经典,对照大纲,梳理充实后,开始读其他的书,内容相同的跳过,看到不同的想法,先思考一下,认同的,可以整合的,收入自己的大纲。

3.发现别人的观点颠覆自己的结构,或者发现自己的结构遗漏了重要的内容,要迅速调整、修改,让自己的思想体系成型,再去吸收。

阅读是提升自我成本最低的一种方法,而用“树读法”做主题阅读,甚至可以让人快速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第三招:图读法,如何啃“硬书”

“硬书”是指口碑好,内容多,思想含金量高的书,作者在某个专业领域名声在外,但要读懂作者的原著或译著相当困难。

对于那些内容庞杂,结构比较不清的“硬书”,你可以使用“图读法”:

1.把每章节内容总结出来,利用思维导图把思路图形化,这样比较容易跟得上作者的思路。

2.更高阶段的“图读法”就是做读书笔记ppt。不仅可以帮助别人快速了解一本书,还能提升你的个人品牌。

第四招:框读法,如何读经管书

“框读法”就是对于有一定难度的书,用自己学的思考框架去理解作者的逻辑。

在书中,秋叶大叔分享了自己读戴立宁的《一以贯之》的方法,这是一本经管类人物传记,他自己找了一个框架,把涉及作者的经济思想部分梳理出来。

《一以贯之》读书框架:

1.介绍作者,如社会地位、人生重要经历等。

2.分享精彩片段,讲述自己也有过的共同经验。

3.总结本书的价值,谈谈适合谁看等。

除此以外,你还可以用一些读书框架去读陌生领域的书,先通过阅读书的前言、后记、目录、初步了解书存在的目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大概有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里说说书中提供的一个初步阅读的框架:

初步阅读框架:

1.背景(时代背景、作者等)

2.本书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一种还是多种)

3.造成的原因有哪些?

4.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具体如何操作)

建立了自己的初步阅读框架后,再阅读书本,在阅读中丰满自己之前建立的框架。

第五招:炼读法,如何读畅销书

“炼读法”就是把一本书读薄,把作者的逻辑提炼出来,变成能够自己说清楚的核心观点。

这对读者的水平要求较高,你除了要把书的内容提取出来,还要看得清作者的思维逻辑才算成功。而且如果作者水平太高,我们提炼到最后,也未必正真理解正确。

第六招:逆读法,如何读“传道书”

“传道书”是指作者貌似大牛,或者观点很有名,但其实有失偏颇的书。这些书的观点你不同意,或在某种条件下是不成立的,可以故意反着读。不过,秋叶大叔提醒你在读之前最好学点批判性思维,看出书中哪些问题有隐含价值观冲突、隐含不同假设、逻辑错误、论据不可靠等。我们是来学习的,不要为了抬杠而抬杠。

在书中,他列举了《金字塔原理》中不合理的观点,一口气吐槽了 27条,并登上豆瓣书评的第二名。

第七招:抄读法,如何读“大牛书”

作者是“大牛”,你就别装“内行”,老老实实地把人家的观点抄下来,留个印象。你还可以在摘录的时候,适当写写自己的感受或感悟,这样更有互动感。

书中,秋叶以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作为例子。我刚好也读过这本书,我的感觉是:这本书真是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方式的巨著,它帮助你了解儿童心理的同时,也教给父母很多实用的沟通技巧。

虽然还未为人父母,但从事教育行业的我看到一些描写孩子心理的句子时,会参照自己的学生,在书上做记号,写一写感想。结合书本知识和实际情况,找到与孩子正确沟通的方式,这让我受益匪浅。

第八招:仿读法,如何读工具书、操作步骤特别明确的书

“仿读法”就是仿照书中的方法去操作。

一句话:看一百遍不如动手做一遍。

第九招:诵读法,如何读文艺书

我一直觉得文艺书很难读懂,特别是诗歌。一是因为自己的生活阅历不够,一些情感体验不足,体会不到作品的味道;二是可能自己平时比较大大咧咧,心思不够细腻,静不下来读这类作品。书中提到诗是要诵读出来才会有感觉,还有读者列举了秋叶大叔写诗评的方法:

1.交代背景(你的阅读背景,这本书是怎么引起你的关注的)

2.交代基本信息

3.表达感受(初学者从单个观点开始练习,不要装)

4.陈述支撑你观点的依据(哪些句子撞击了你的心灵,为什么产生触动)

5.进行客观对比

(1)和其他有共同点的诗人作比较(生活背景、经历)

(2)和自己之前的作品作比较,越发成熟还是倒退了

(3)综述,写的好吗?好的地方在哪里?不够好?别人的优点是什么?哪里可以学习借鉴?

6.友情分享

7.模仿学习

我觉得自己可以从文艺书中找到一些撞击心灵的句子,由单个观点表达感受开始练习,慢慢学会读这类作品。

第十招:闲读法,如何读“快餐书”

“我也不是读什么书都是为了有收获的,有时候就是放松大脑,还可以了解大家最近喜欢看什么书,想一想怎样写受欢迎,学习别人的长处。”休闲阅读的同时还记得要学习别人的长处,看到这句话,真的觉得作者好上进。

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也不是说读某类书就一定要用某种方法,主要是你要去读、去用。

以上,就是我在《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里学到的高效阅读“十大招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这十招,你也可以做到高效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ge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