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本书的精华内容。
A1、卢梭的母亲早亡,父亲因此格外怜惜他,卢梭五六岁之前便学会了识字,父亲每天晚上都陪他读书。然而,由于父亲遭人诬陷,不得不离开日内瓦,卢梭则被送到了乡下。
在乡下美好的自然风景和自由自在的氛围熏陶下,卢梭的性格逐渐成型。之后,卢梭离开了乡村,去城里学雕刻当学徒,但因为贪玩怕被师傅惩罚,索性独自离开了。
A2、后来在一位神甫的引荐下,卢梭去到了都灵的一家教会收容所,接受了两个月的封闭式宗教教育后,卢梭终于重获自由。
他在一位伯爵夫人家中某得了一份差事,伯爵夫人高贵而慷慨,但她没多久就病重去世了。
卢梭珍藏了伯爵夫人的一条丝带,被管家发现后,卢梭情急之下栽赃给了家里的厨娘。因为这次的恶行,卢梭深感愧疚,之后的几十年间都难以心安。
A3、之后卢梭来到巴黎,因为音乐造诣颇高而备受人们青睐,还被吸纳进了著名的“百科全书派”,和启蒙文学家狄德罗、伏尔泰等人结识,并与狄德罗缔结了深厚的友谊。
但后来,两人由于思想不同而分道扬镳,卢梭也因为在《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中宣传平等和自然教育观念,受到多方势力的迫害。
在卢梭生命的最后时光中,他选择拿起笔来为自己辩护,他在《忏悔录》中真诚地剖析自我,向世人还原了一个真正的卢梭。
法国著名哲学家帕斯卡曾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人生最终的价值,是觉醒和思考的能力。敢于袒露自己的过错,正是一个人觉醒改变、迈向重生的开始。因为你发现自己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修复自我的重大契机。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局中,一叶障目,不见自己更不见天地。唯有时时反观,摘除障目之叶,才有可能洞见一切真伪。
S、《忏悔录》,本书是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自传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