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们,你们好吗?!我是爱讲『心理学』脱口秀的水沐。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我最近发现:现代人对于『年龄』这件事儿,有着“出奇”的关注。你比如,小小幼儿,还没拿过几天笔呢,折腾幅“画”儿搁那儿,本来只是涂鸦,偏偏就能仗着年龄小,兹要过程看着还认真点儿的,那画评就必须是童真无限,必须是创意无敌。
现成的例子,我们都熟悉的《小王子》里面就有,明明画的,就是平地上放着的、一顶平常帽子,一到小王子这里,可好嘛!那生生就是刚吞掉了大象、还没来得及消化的蟒蛇!
(点击大图看“究竟”)想想看,你说气人不,这还比得上吗?!
所以,看不出“名堂”的成年人们,基本上只配“自觉”去检讨: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如今的自己,不但童贞不再,还如此的平庸世故?!
再比如,人到中年,本来就已经『上老·下小』,自己还逃不脱,或者在挣扎谋生呢,又或者正职业倦怠呢,却被美其名曰:
这可是身为“中流砥柱”的好时光呵!
殊不知,这可算是谁家的“中流砥柱”呵:只能强撑门面,故作云淡风轻,却就没人敢“轻易卸下面具”,随意地破防、失控。
更惨的是,还有一个号称『39岁是个坎儿』的论调,汇总了古今中外、一大堆名人在39岁时『挂掉』的例子,既能吓唬了别人,更能惊吓着自己:
你比如,我们都知道的,曹操的儿子曹丕(187-226),虽然常年不招他家老爷子待见,从已过世的曹昂、曹冲,到争储位的曹植,横竖就是瞧不上这个曹丕,可最后的最后,你猜怎么着?!
还就是这位曹丕,自己凭本事,亲手结束了汉朝400多年统治,被禅让为帝,史称魏文帝。
只可惜呀,文采斐然的一代文学家也好,杰出的政治家也罢,7年的统治期,大病故去时,薨于39岁。
你再比如,依然发生在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223-262),身为著名思想家、诗人,还有音乐家,又怎么样,在被司马家族杀害之前,抚琴作别,一曲《广陵散》后,人去琴亡,至此千古“绝响”,止息于39岁。
还比如,咱们从小就熟悉的岳飞(1103—1142)岳将军,南宋抗金英雄,那绝对是身经百战、神武英勇的大男主儿,再凭一首千古名篇《满江红》,那更是独步天下。
满满一腔的壮怀激烈、“精忠报国”之志又如何,无奈十二道“金牌”令下,最终班师回朝,血溅39岁。
还有咱闯王李自成(1606-1645),巅峰时曾率百万之众,阵仗之大,号称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军。他身为领袖,一样因为胜利冲昏了头脑,骄纵失察,最终落魄、惨死,时年39岁。
[贵妃玉环,39岁之红颜别去]再看国外的,埃及艳后,咱都听说过的,克娄巴特拉七世(前69—前30年)!如此倾国倾城,风华绝代,能够前后搞定凯撒、安东尼两位老位大Boss的光环女一号儿,统御手段还极为高妙、智慧,却又怎么样,大厦将倾之际,只能自陨命于蛇毒攻心之时,一样39岁。
还有,《简爱》咱都读过吧!作者呢,是勃朗特三姐妹中最著名的这位,夏洛特·勃朗特(1816- 1855),号称19世纪最著名的英国作家之一,又怎么样,还是终年39岁。
再看,号称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我们波兰籍、忧郁系的肖邦同学(1810-1849),身为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典范代表,别时还是39岁。
还有,被现在很多所谓潮牌、有革命情怀的热血小伙伴们,把头像印在T恤上、背挎上(书包)的、古巴传奇风云人物切·格瓦拉(1928-1967),这名字如雷贯耳吧?!却又怎样,被玻利维亚军队杀害时,39岁。
再来一个,《I Have A Dream》的著名演讲者,马丁·路德·金(1929-1968)先生,漂亮国的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就获颁诺贝尔和平奖了,如此一代英杰,被狙击手射杀时,生命时钟,还是停摆在39岁。
唏嘘吗?!39岁,听起来如此神奇的年龄,难道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我以为:“是”,或者也“不是”。
咱们先从“不是”说起——
你会发现,我们常常会更容易看到聚光灯下被照亮的部分,就像这些的古今名人,却忘了黑暗、沉默的大多数,才是宇宙的本质,才是永恒。仅举一例,我们一起来看:
刚刚提到过的、“驾崩于39岁”,咱第一位说起的魏文帝,曹操一共25个孩子,虽然只有曹丕最终独得帝位,而同样的、非常有名的,还有5、6岁就能称象的天才曹冲,无奈12岁早早夭折;以及才高八斗、七步成诗、还写了《白马篇》、《洛神赋》的文杰弟弟曹植,不过比他多活两年,41岁郁郁离世。
再有,我们『三曹』之首的曹操本尊,一世枭雄,雄才大略的军事家、文学家,直到66岁时,才驾鹤归西。
话说这些年龄,这些卒期,难道就没有在同一年龄离世的案例?!却又为何不提?!
对了,你和我就想到一块儿了:只是没人专门再来统计罢了。
现在,换去另一边,再说回『39岁是个坎儿』这“是”的道理——
39岁,按中国文化虚岁的算法,进一岁40,正值壮年,英年。所谓不惑之年,天启、不疑、传承为继的年龄,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就此想起痴迷于东方文化的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也曾在他的《荣格自传》里说到: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两次人生。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通常这第二次的人生,从四十岁开始。』
所以,与其说39岁是很多著名人士“生命的休止符”被划下的一年,生之大“坎儿”,不如说“人到中年”,在所谓人生中年危机开始的同时,我们就此也迎来了——
『人的生命,所面临的第二次诞生:
前一次是肉体的出生,这一次是灵魂的觉醒』。
所以,无论是否39岁,如果能以『终身成长』的角度来看,那不过都是我们生命、在某一光阴刻度上的印迹,或是关于未来的提醒,只看我们是否持此何念,聚焦何处。
如此,无论是否39岁,天命之外,又如何“重要”得过『每一个“当下”,我们所真实拥有的这一“临在”时刻』呢?!
同愿省思、觉察、珍惜。
今天水沐版的【脱口秀】,就到这里了,再次感谢大家!我是水沐!我们下次见✊🪞
网友评论